2019年10月26日
醜聞纏身的美國第四大銀行富國(Wells Fargo),行政總裁一職懸空半年,最終從紐約梅隆銀行(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挖角的沙爾夫(Charles Scharf)接掌,周一(21日)履新。沙爾夫是穩打穩紮的「紅褲仔」出身,在美國銀行界享譽甚隆,不但獲恩師摩根大通CEO戴蒙(Jamie Dimon)盛讚是一流的領袖,更曾被讚譽為紐約銀行先驅哈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以來最優秀的行政總裁。沙爾夫十分重視家庭生活,曾無法忍受因工作要與家人分隔兩岸而辭去Visa高職,為人雖然低調,但愛與人直接溝通,在決策上會先退一步思考,在改革上卻大膽勇往直前。
沙爾夫是地道紐約人,完成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士,並在紐約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不久,於1987年即獲Commercial Credit Corp.(CC)錄用,成為該行最年輕、也是首名直接從大學聘用的員工。事實上,沙爾夫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念書時,因為父親推薦的關係已在該行兼職,6個月後獲任命為戴蒙的助理,開始與這位恩師長達25年的師徒緣份。
華爾街奇人得意門生
比沙爾夫大9歲的戴蒙當時擔任CC大班韋爾(Sandy Weil)的財務總監,讓沙爾夫甫入行即有幸向華爾街三大傳奇人物戴蒙、韋爾和利普(Bob Lipp)取經,見證他們如何通過併購,將CC發展為Travelers Group,其後再打造成金融巨頭花旗集團(Citigroup),因緣際會亦令他在30歲便當上所羅門美邦(Salomon Smith Barney)的財務總監。
1999年沙爾夫已職至花旗環球企業及投資銀行部門財務總監,但翌年追隨兩年前離職的戴蒙,過檔Bank One,並効力其後收購Bank One的大通(Chase)銀行,從2004年至2012年主管摩根大通銀行零售金融業務部,期間協助完成併購倒閉的華盛頓互惠(Washington Mutual)銀行。
沙爾夫與戴蒙的師徒關係於2012年結束,當年的11月沙爾夫被挖角到Visa擔任行政總裁,及後的4年,他為公司股價提高逾130%、市值膨脹2000億美元外,亦帶領這家傳統的信用卡支付公司轉型為數碼支付平台,邁入網上商貿時代。
為與家人共處甘棄高職
已婚並育有兩名女兒的沙爾夫,在2016年毅然請辭Visa的高薪厚職,理由為Visa總部在西岸三藩市,家人則在相隔6個小時機程的東岸,他無法忍受遠距離的家庭生活。沙爾夫在致員工備忘中表示,他愛工作,但家庭更重要,雖然不少行政總裁都會這樣說,但能身體力行的卻寥寥可數。有人建議他可在紐約的Visa辦公室上班,遙控業務,但沙爾夫亦不愛這一套,認為與同事在走廊閒談、吃飯或喝杯咖啡的交流都很重要。
說到管理風格,沙爾夫和師傅戴蒙同樣具備高度的分析能力和精於數字,但戴蒙性格率直健談,沙爾夫行事較為沉着,個性低調近乎學者風範。他接受訪問時曾說,要做好一盤生意,退一步思考、發問和專業知識是必備條件。
雖然為人穩重,但沙爾夫亦有大膽的舉措,在出任紐約梅隆銀行CEO時,便挑戰這家老牌銀行的傳統文化,包括將辦公室改為開放式,打破「門牆隔閡」。對於新技術,沙爾夫會尋根問柢,在大通銀行擔任零售銀行行政總裁期間,準備推出透過手機入支票服務時,曾親自訪問提供有關技術的公司,了解如何運作。上述兩件事足見沙爾夫為人膽大心細。
閒時愛聽藍調做木工
沙爾夫透露,愛好打網球和搖滾及藍調結他,並且通過做木工來減壓,家裏圖書室的層板和書架都是他的傑作。
在Visa和紐約梅隆銀行的經驗,讓沙爾夫深思金融業的急劇變化。他曾在米爾肯研究院的座談會指出,金融業內每個人都可能被技術更高的人淘汰。他的座右銘之一是日裔美籍上將新關(Eric Shinseki)的「即使你不喜歡改變,也不會想無足輕重」。即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不進則退,所以沙爾夫喜歡安插千禧世代到組織內,他們的新思維,往往能啟發老員工作出改變。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世博商機勁 杜拜大裝修 |
上一篇: | 周五主要經濟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