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8月26日

高樂圖 EJ GLOBAL plus 信訪報

港電競業發展 原罪太多舉步維艱

本年度《財政預算案》表明將電子競技定為具發展潛力的新領域,希望將香港電競產業化,也舉行了首屆電競音樂節來助興。香港社會經常提到「搞電競」,但應如何「搞」,對比其他地區又有什麼限制?本報找來一位曾擔任《英雄聯盟》職業隊伍領隊的Morgan,分享他組織隊伍的經驗。雖然Morgan已離開職業電競界別,但他直言電競是未來的大趨勢,而香港若要發展電競,除要衝破一些社會局限外,更要商界及政府有足夠的視野及耐性。

先決條件:資金場地

Morgan直言,當初組織職業隊伍的原因,既是看到電競發展的前景,也是希望一圓弟弟的夢︰「我弟弟玩《英雄聯盟》的天分比我高, 他在第3賽季長時間排在台港澳伺服器的菁英級別。」Morgan決定嘗試組織職業《英雄聯盟》隊伍,並參考南韓隊伍方式管理︰「在隊伍管理上,可分為兩個方針,一是南韓方式,軍訓般地培養選手;二是歐美方式,以較為輕鬆、重視娛樂性的方式培養選手。」

Morgan指出,資金、社會認受性、電競文化差異是香港發展職業隊伍的局限︰「單是設立隊伍宿舍及專用的練習室,在寸金尺土的香港已是天方夜譚,何況其他人力資源及配套?沒有足夠的資金根本難以營運。」他表示,曾找過不同公司贊助,但最終都沒有回音。Morgan認為,電競行業的發展及投資其實是雙向的︰「有心投資的不知道電競市場的運作,而從事電競行業的卻難找到合適的投資者。」

香港電子競技有限公司(HKEsports)創辦人鍾培生早前接受訪問時直言,要電競行業有發展,涉及的是一個產業鏈,要有收入有前景才會得到香港社會的尊重。Morgan同意在香港要成為職業選手,背後的枷鎖很大︰「朋友間可能會認同你打機好叻,但要將它職業化是另一回事,很難得到家人及社會的支持。」他以自己的弟弟為例,指弟弟曾收到一些台灣職業隊伍的邀請,但當想到薪酬連維持日後生活都有困難時, 不得不放棄職業夢。

打出成績神話可成真

他說歐美的電競市場看似十分成熟,背後是因為這些國家有多年將運動與商機結合的經驗,令電競成為一門有利可圖的事業及品牌;而南韓則因為電競有政府支持,發展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因此Morgan認為從宏觀而言,這次電競音樂節算是為電競發展走了一小步,但沒有將電競當中的「競技」成分,透過電競音樂節「實體化」。他直言,在香港要把電競提升成產業,投資者要有超越短期成本效益的視野︰「在香港要發展電競,需要很多硬件配套,例如一個專屬場館、一些可供本地隊伍長期使用的選手宿舍等,這些其實都需要大量投資,以及等待回報的耐性。但投資者往往以成本效益出發,希望這些投資可盡快回本,這種心態令發展電競而言相對困難。」

對於電競的前景,Morgan相信電競會慢慢成為主流,他以奧脫福球場為例,強調只要香港電競打出成績,這些場館及選手村便可成為城市品牌的一個部分,對於企業品牌甚至香港經濟發展而言是一件美事。

但在走到主流之前,又有幾多人願意扶香港電競的前線選手、後勤人員、活動統籌一把?這是香港電競界朋友希望得到的答案。

受訪者:Morgan  前職業電競隊伍領隊

採訪、撰稿:高樂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