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5月7日

麥鴻輝 EJ GLOBAL plus EJ Watch

韓新世代成政客踏腳石

南韓國會選舉已塵埃落定。選前因反對派分裂而被看好的執政黨新國家黨失利,折損五分一議席,並失去多數派地位,更以一席之差淪為國會第二政黨。主要反對黨共同民主黨成為第一政黨。它在是次選舉中一方面因內部分裂而流失議席,另一方面又從執政黨手中取得新的議席。一來一回只丟了四席。最大贏家是由出走自反對黨議員組成的國民之黨,席數大增至38席,令南韓國會再次出現三分天下的局面。

是次國會選舉預示着南韓面臨又一次權力轉移。曾寄望執政黨擴張議席,以進一步推行經濟自由化政策的朴槿惠總統,瞬間成為跛腳鴨,難以在餘下的22個月的任期內有所作為。保守陣營亦很大機會輸掉2017年的總統大選,讓自由派重奪失掉10年的政治主導。南韓過去約30年,頭10年由保守派主政,第二個10年由自由派當家,最近10年保守派再次執政。

政權更替新常態

啟動新一輪政治改變的,無獨有偶,是年輕新世代。今次國會選舉,正值朝鮮局勢繃緊,但選舉焦點卻非國家安全,而是年輕人的就業困難及低薪、職位的短期化、房價高企、增長停滯等經濟議題,亦是年輕一代首當其衝的問題。年輕人戲謔南韓社會為「地獄朝鮮」,他們大部分面對低工資、工時長、無福利、無保障、不穩定的工作,導致對未來失去憧憬。是次選舉年輕一代的投票率大幅增加(20來歲的由上屆36%增至49%,30來歲的由43%增至50%)。他們紛紛把選票投給反對黨以示對執政黨忽視他們的不滿。

南韓年輕人推動歷史改變已非首次。自南北韓分裂起,南韓一直由專制政權把持。期間民間反對派不斷積極抗爭,向政權施壓,最終迫使專權者於八十年代中同意進行民主過渡。年輕大學生在抗爭運動中最為強頑,成為推動民主化的主力。惟民主過渡後,或因政客的結黨營私,或因大學教育的商業化,年輕人不再熱中政治。

驅使青年再次投入政治的,其實就是大家熟悉的全球資本主義。近年全球經濟下行,危機不斷,發達國家飽受衝擊。惟南韓經濟除個別年份外仍保持高增長。作為帶動經濟的出口業務適時調整,使中國成為目前最大的貿易夥伴,坐上了中國崛起的便車。然而這些表面風光,離不開勞工階層的犧牲。為應付國際上的激烈競爭,企業向中基層員工開刀是指定動作。透過開設臨時職位,企業大幅節省勞工成本,此舉令臨時職位自2000年後大增。選舉前朴槿惠政府想通過法案進一步放寬對企業開設臨時職位的限制,政府聲稱此舉可鼓勵企業招聘更多年輕人。觀乎選舉結果,年輕人毫不領情,他們本身就是職位臨時化的受害者。

問題是今天年輕人積極參與選舉,能像他們的上一代那樣為南韓闖出新路向嗎?須知道,全球化的資本主義,都已為發達國家的中下階層帶來工資下降、福利保障消失、失業、貧窮化的效果,尤以中下層年輕人為甚。全球經濟收縮衰退更是雪上加霜,個別發達國家年輕世代因飽嘗苦果而向民選政府發出怒吼,恐無助改變資本主義的深層次問題。民眾或許很快察覺,新換的執政者對經濟問題仍然束手無策,於是新一輪的政權更迭再悄然開展。

弔詭的是,南韓左傾的反對黨在選舉過後,為了爭奪保守選民在來年總統大選的支持,竟提出要支持企業和產業重組

麥鴻輝  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博士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