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7日
世衞(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昨日一如傳聞所料,正式把加工肉類列為最高級別的第1級致癌物,並把紅肉列為次一級的第2A級致癌物,並說進食加工肉類愈多,患結腸癌的風險便愈高。肉食業十分不滿,立即直斥IARC的說法無嚴謹科學根據,質疑結論偏頗。
第1級致癌物屬「明確致癌物質」(carcinogenic to humans),第2A級致癌物屬「致癌可能性較高的物質」(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加工肉類列為第1級致癌物,其等級與香煙及酒精同等,而高溫油炸食物屬第2A級致癌物。但要注意的是,即使屬同一類別,也不代表兩者的致癌機會一樣。
加工肉類泛指香腸、火腿、煙肉、漢堡扒甚至罐頭肉食品等經過鹽醃、煙薰或加入化學物質,而改善味道或有助防腐的肉食;而紅肉是所有哺乳類動物身上的肉,包括牛肉、豬肉、羊肉及馬肉。雞為卵生動物,故此雞肉不屬紅肉。
IARC專題計劃負責人斯特拉夫(Kurt Straif)稱,因進食加工肉類而引致結腸癌的風險仍然很低,但進食加工肉類或紅肉的份量若增加,患癌的風險便隨之上升。
吃50克患癌風險增18%
報告分析逾800項有關進食加工肉類或紅肉致癌的研究結果,發現每日進食50克加工肉類,患上結腸癌的風險便會增加18%。該報告由來自10個國家、共22人的專家小組撰寫。
同時,報告承認各國民眾進食紅肉習慣不同,部分地區的人甚至很少進食加工肉類。
IARC總監懷爾德(Christopher Wild)指出,今次研究一如現時公共醫療專家的看法,限制進食肉類對健康有益,但同時紅肉亦有營養價值,故此各國政府及國際監管組織有需要評估肉類對人體健康的風險,以制定適當飲食指引。
肉類商會諷不要呼吸
英國《每日郵報》上周四率先披露IARC會把加工肉類列為致癌物質後,代表美國畜牧業及多間肉食公司的大型游說組織北美肉類協會(NAMI)隨即發聲明,指斥IARC扭曲常識,又稱多項研究顯示進食肉類與患癌並不相關,甚至有研究認為均衡飲食應包括肉類。
NAMI的主席卡彭特(Barry Carpenter)稱,在IARC的致癌物質列表中,只有一款用來製造瑜伽褲的化學物質獲標籤為不會致癌,意味大家只能上瑜伽課,但期間最好不要呼吸,因根據IARC的清單,連呼吸空氣也可能致癌。
美國養牛業者牛肉協會(NCBA)稱,IARC的證據只屬表面觀察所得,不能抹殺其他致癌因素。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多吃壞肚皮 料飲食指引暫無須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