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6月6日

陳茂波研再放寬首置按揭成數
業界倡上限九成半 擴大樓花按保

地產界一直促請政府逐步取消樓市需求管理措施,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重申,暫時無意調整樓市辣招,但會密切留意市況,在可行情況下,考慮為首次置業市民再放寬按揭成數。他稱,物業應用作居住而非炒賣,政府推出樓市辣招後炒風並不熾熱,儘管買物業投資無可厚非,惟在房屋供應相對有限時,政策要優先照顧本地市民置業需要。政府已於2019年10月及去年2月兩度放寬首置按揭成數。

無意撤辣招 先照顧本地買家

財爺願意進一步放寬按揭成數,業界紛紛出謀獻策,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指出,按揭保險樓價上限在去年放寬至1920萬元後,由於按保涉及保險費,令上車負擔增加。她稱,目前不使用按保,一般只可借六成,建議政府為首置人士回復辣招前沿用已久的七成按揭上限,讓已儲夠三成首期的首置客,可以免按保零保費置業,減輕負擔。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認為,之前兩度放寬首置按揭保險措施的成效顯著,但只適用於現樓,並不適用於走勢偏弱的樓花市場,建議政府可因應時機,放寬首置買樓花的按揭保險計劃樓價上限,可承造最高九成按揭貸款由樓價上限400萬元放寬至800萬元,承造最高八成按揭貸款由樓價上限600萬元放寬至1000萬元,相信能帶動樓花市場回穩,對樓按需求有支持作用。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建議,把首置最高按揭成數調升至九成半,或把高成數如八成按揭樓價上限調高至3000萬元,相信皆有助市民上車,亦可推動整體物業市場流轉、支持樓價;市民上車難,部分原因是欠缺首期,建議政府重設1998年曾推出過的首次置業低息貸款計劃。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推測,因目前細價樓按揭已可承造九成,若進一步放寬,或是針對中價樓物業,相信對上車客有利好作用,尤其有利中細價盤。香港置業行政總裁馬泰陽提議,除放寬首置按揭,亦可進一步放寬壓力測試,減低入市門檻,甚至撤銷額外印花稅(SSD)的禁售期限制,釋放更多二手供應,讓更多上車客受惠,提升整體流通率。

會德豐地產副主席兼常務董事黃光耀表示,如放寬按揭成數比例,可減低首次置業者首期所需資金,相信對樓市有正面作用。

昨天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上,地產及建造界議員龍漢標強調,樓市指標說明辣招已可功成身退,又認為辣招阻礙發展商收舊樓、拖慢市區重建。陳茂波回應稱,發展商已落成未推售單位有約1.8萬伙,去年成交量由7.5萬伙降至4.5萬伙,屬2013年以來最少,相信是反映去年經濟欠佳、息口上升,置業人士或較謹慎;若把去年成交量及發展商貨尾單位量相加共有6.3萬伙,樓市一旦恢復至較正常環境,相當部分存量會被消化,這個存量只是比一兩年前增加幾千伙。

料來港人才即時置業比例低

談到搶人才措施對樓市的影響,陳茂波說,相信人才來港對資產市場的短中期影響不大,在需求管理措施下來港置業開支不輕,人才來港初期便置業的比例不會很高。至於「高才通」入境人士置業後可否分階段退回部分非本地買家印花稅,不必住滿7年才一筆過退稅,陳茂波指政府暫無有關考慮。

另外,在回應調高股票印花稅後本港IPO規模首度被印尼超越,以及能否精簡申請上市程序時,陳茂波稱,關注股市的流動性,會持開放態度探討不同加強流動性的方式。

本港經濟方面,陳茂波展望第二及第三季訪港旅客及本地消費,仍是經濟增長主要動力,但外圍環境挑戰重重,本月中美國可能再度加息,息口亦可能在一段時間維持高水平,加上歐洲地緣政治問題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把全球今年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2.8%,經濟硬着陸的風險較高。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