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7日
有調查估計,本港保險業人才缺口約6000人,「提升保險業人才培訓先導計劃」督導委員會成員、鷹暉保險顧問總裁管胡金愛【圖】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保險業人員的流失率較高,也有不少人對保險行業認識不深,或者存誤解,惟本港保險滲透率仍然偏低,而內地市場的潛力,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可能帶來的機遇及業務龐大。她建議應繼續加強推廣及教育,吸引更多人才。
職業訓練局2017年調查顯示,未來兩年(即2018及2019年)保險業的人才缺口約6000人,一般保險及壽險需要的人手分別為1000及5000人。
管胡金愛認為,目前保險業的人才缺口與當年的調查相若,原因是人才流失較大,特別是前線人員,一般保險的流動率約10%至20%,壽險可能更高。由於一般保險多元化,不同的保險線,例如醫療保險、勞保、上市公司保險等,涉及不同的專門保險甚至法律知識,需時培訓,或有人覺得晉升慢,因而轉投賺錢較快的工作。此外,壽險亦不能單靠親友投保,若保單無以為繼,便會轉行。
另一方面,目前仍有很多人對保險認識不深,認為只是銷售人壽保險。其實保險業十分多元化,中後勤不少工種都是保險專家,例如處理索償;至於部分險種特別是醫療、航運及專業責任保險,人才仍然難求。再者,嬰兒潮已過,適齡入讀專上學位人數相應下跌等結構性問題,都是保險人才出現缺口的原因。
市場滲透率低 潛力巨大
管胡金愛指出,去年本港保險業務持續增長,總毛保費按年上升8.6%,但保險業滲透率依然偏低。資料顯示,去年一般保險滲透率為1.9%,壽險滲透率16.8%,意味仍有很大發展空間。未來保險的潛在發展機遇龐大,目前未悉大灣區具體落實什麼政策,希望一般保險業務日後可進軍內地市場,由於已有不少內地客來港投保,若中央政策准許本港保險公司在大灣區發展,將帶來更多新機遇。
她續稱,近年不少內地公司來港成立新公司或收購保險機構,是着眼香港的發展機遇,可藉此拓展至東南亞及內地市場,亦增加對本港人才的需求。
業界明白保險業人才流失大,願意調高工資水平,加上前景理想,而保險的專業知識又有助從業員個人發展,甚至利用本身的保險知識結合科網技術創業銷售保險。
管胡金愛表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2016年推行的「提升保險業人才培訓先導計劃」,有助增加市民對保險的認識及人才培訓,但人口出現結構性問題,保險業人才缺口,在短期甚至10年內也難全面解決,期望更多年屆60歲的退休業界人士能繼續効力,紓緩人手短缺壓力。不過,市場始終要補充新血,冀培訓先導計劃能持續,並加強推廣,她建議透過更多適切的教育課程吸引人才。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