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29日

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促政府參考海外案例加快落地

預製樓板系統BubbleDeck技術,在歐洲、澳洲等40個地區早已落地。AST共同管理合伙人黃炯堅重申,整套系統只是把部分傳統建築工序減省,工人不難適應,建築物安全程度及穩定性不受影響。不過,早年他向本地發展商推廣這技術時,對方往往查問該技術是否已獲屋宇署批准,不希望貿然採用一套新技術,以免要花更長時間等候政府批出許可,影響投資回報。

黃炯堅坦言,屋宇署花了約三、四年時間,就BubbleDeck技術作盡職調查,期間他需要委託大學等本港及海外機構進行各種安全測試,再呈交相關資訊。

耗時4年待屋宇署審查

反觀澳洲等地,像BubbleDeck之類的新型建築技術相對容易落地,皆因當地政府主要考慮同一技術在海外有否應用案例,以及新技術是否符合本地規範。當發展商申請以新技術起樓,便利用電腦軟件,計算該新技術建成的樓宇,其安全程度、承重、地震及風暴的抵禦能力等是否達標,符合要求後會批出特別使用許可,遠比要嚴謹盡職調查的香港為快。

黃炯堅強調,自己作為新型建築技術的提供者,明白屋宇署需要對新技術把關,「我們不希望(政府)移除或修改任何相關法規……法規必須存在。」惟他同時指出,既然BubbleDeck在海外是已獲驗證的技術(proven technology),審批過程理應可加快,「法庭判案都看案例。政府審查是正確的,但應有更好的執行方法,否則窒礙proven technology落地。不是人人都像我們般『固執』,4年都肯等。」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