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1月17日

金融機構成低碳經濟推手
中銀料可持續掛鈎貸款興起

近年環境、社會及企業治理(ESG)投融資需求大增,中銀香港(02388)可持續業務發展總監(公司金融)、環球企業金融部副總經理范頴如出席《信報財經新聞》主辦的「ESG論壇2022」時表示,金融機構將成為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主力,推出更豐富的綠色融資方案,滿足企業低碳轉型發展的資金需求。她觀察到,隨着愈來愈多企業開始關注可持續發展,綠色貸款和債券未能全面滿足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可持續表現掛鈎貸款和債券會逐漸廣泛應用。

內地綠貸存量規模冠全球

范頴如指出,內地「雙碳目標」為風電、光伏等新能源,以及儲能行業和新能源汽車等低碳行業帶來大量發展機會,並加快推動煤電、石油石化、鋼鐵等高碳行業的轉型升級,當中巨大投融資缺口帶動綠色金融快速增長。截至2021年底,內地綠色貸款餘額達15.9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33%,存量規模居世界第一。

她形容,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是綠色金融發展早期最常見的產品,對綠色項目發揮重要支持,尤其於房地產和清潔能源行業;隨着全球氣候變暖對海洋的影響引起關注,藍色債券作為綠色債券的一個子分類亦逐漸發展,推動企業進行供水管理、港口管理及海洋保育等工作,促進海洋可持續發展。

不過,綠色貸款和債券未能全面滿足企業融資需求,在市場需求推動下,可持續表現掛鈎貸款和債券逐漸被廣泛應用,這類金融產品不會局限資金用於綠色產業,而是通過貸款鼓勵企業確立整體可持續發展具體目標,令綠色金融對低碳經濟轉型的覆蓋更廣泛。

陳浩濂:港府有決心作樞紐

主禮嘉賓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提到,港府十分有決心推動香港成為區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2019年至今在政府綠色債券計劃下成功發行近100億美元等值的綠色債券,已為45個綠色項目融資,未來將擴大政府綠色債券的發行,目標在2021至2022年度起的5年內,總發行量比2021至2022年度前增加5倍以上。

他又說,港府去年5月推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資助合資格的債券發行人和借款人的發債支出及外部評審服務。截至上月底,已向超過160筆涉及總值逾550億美元在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工具,批出近1.5億港元的資助。

培育人才方面,政府已預留2億元推出為期3年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向接受可持續金融培訓及獲取相關資歷的人士提供資助。計劃已於上月底開始接受申請,預計本年稍後正式推出,屆時將公布個人申請資助的資格和程序,以及首批合資格培訓及資歷名單等詳情。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