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8日
香港理工大學聯合澳洲莫納什大學及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發布《中美貿易戰對美國企業經營業績的影響:外判和供應基地複雜性的角色》報告指出,中美貿易戰對在中國採購的美國企業產生負面影響,包括導致該等企業庫存增加和利潤率降低,削弱本土公司的競爭力。
這項研究以新關稅實施前後的企業業績作為分析基礎,發現在貿易戰後,雖然美中貿易逆差在2019年有所減少,但對其他國家的逆差卻增加,顯示美國企業並非把生產遷回美國,而是傾向轉移到其他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如越南和墨西哥。
理大:徵關稅難吸產能回流
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助理教授范迪表示,踏入全球供應鏈時代,跨國企業的供應鏈很大程度上依賴全球貿易活動,對單一國家徵收關稅,難以刺激企業把生產線遷回本土,而貿易壁壘措施更會嚴重妨礙有關企業的營運,繼而打擊本土經濟並推高通脹。
對於貿易關稅所產生的額外成本,另一項對20多萬家企業進行的調查發現,貿易戰令40%美國企業的營運成本增加。澳洲莫納什大學商學院講師周毅說,如果企業受貿易戰影響而持有更多庫存,他們將須承擔額外的成本,對整體成本效益產生負面效果,令競爭力下降,反映保護主義已失去保護國內經濟的功能。
報告提到,由於企業需要額外資源以協調及管理不同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供應商亦可能因為企業的急切需求而「坐地起價」,令交易成本及時間隨之上升,甚至抵消了原本帶來的好處。
范迪稱,研究的數據分析顯示,愈依賴外判及擁有愈分散供應渠道的企業,其供應及利潤在貿易戰中反而會遭受更大打擊。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字節跳動傳虧損擴至558億 |
上一篇: | 13華企遭美列入涉軍黑名單禁個人及機構投資 大疆中車上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