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7月25日

周一人物

希慎見證銅鑼灣百年變遷

現時利園協會約有70名商戶會員,董彥鈞表明,絕大部分均非希慎興業(00014)旗下租戶,「所以有人會覺得奇怪,(希慎)作為發展商,點解要做埋啲咁嘅嘢?集團喺度差不多100年,並非只係經營幾個商場咁簡單。你諗吓,佢哋1923年買咗座山返嚟,做嘅嘢一直同社區有關,由一開始利園遊樂場、跟住利舞臺(1927年啟業),再到利園酒店(1971年開幕),全部帶畀港人好多回憶。」

明年是希慎「登陸」銅鑼灣一世紀,百年樹人,利園區見證着該區滄海桑田變化。翻查資料,本港上世紀五十年代推出多個大型填海項目,重塑銅鑼灣海岸線,希慎利氏家族夷平渣甸山,所得泥石用來填平附近避風塘,成為後來的維多利亞公園地基,又拆卸利園遊樂場,興建商住樓宇,並開闢多條街道,分別命名利園山道、希慎道及蘭芳道(以集團創始人利希慎元配黃蘭芳命名,二人已故)。

樓宇街道改頭換面

區內不少街名與利氏家族故鄉廣東的新會有關,如新寧道、開平道及恩平道,而啟超道及白沙道則紀念兩位同鄉名人、文學家梁啟超與陳白沙。直到九十年代至千禧年代,利園區再次改頭換面,其中利園酒店重建為利園一期。已停辦的嶺英中學,1992年變成嘉蘭中心(現稱利園二期);利舞臺拆卸建成利舞臺廣場;興利中心2012年變為希慎廣場;新寧大廈是今天的利園三期,近年還增添利園五期及六期等。

Mark指出,如今利園區新舊融合,既有傳統老店也有新款品牌,作為大業主的希慎理念始終一脈相承,就是滙聚社區的人和事並發揚光大,「外國好多時想營造一個社區感覺,但往往好夾硬去做啲新嘢出嚟,唔係好多機會好似我哋咁,好organic(自然和有系統)地發展。」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