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7月20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英國一場豪賭與一道哲學題

「英國是不是瘋了?」全世界很多人都有此一問,事關該國疫情急劇反彈、逼近新高,當地政府卻如期在7月19日撤銷所有防疫限制,成為第一個在疫情未平伏時全面解封的國家。此舉無疑屬一場豪賭,因當地70%人已打針,對Delta(變種病毒)具基本抵抗力,倘若後續變種沒攻破疫苗防線,英國便賭贏,但賭輸代價會很沉重。另方面,這也涉及猶如「電車難題」之公共政策哲學問題,即「多數已打針者」和「少數未打針者」雙方福祉,政府在現實掣肘下該如何看待。

【附圖】顯示,英國疫情在今年1月份達到高峰期,每日新增確診超過6萬宗,後來隨着疫苗接種及「封城」措施奏效,疫情快速回落,在5月份每日新增個案曾經不足1700宗。然而,英國政府亦自5月起分階段放寬防疫措施,包括有限度重開酒吧、恢復餐廳堂食,再加上歐洲國家盃盛事舉行(英軍戰績神勇,掀舉國狂歡),導致疫情急劇V彈,上周六新增5.4萬人確診,看來「破頂」在即。

另方面,英國70%人已打最少一針疫苗,整體接種率在人口逾2000萬國家冠絕全球,比美國(56%)、沙地阿拉伯(54%)等更高。與此同時,該國疫苗供應充裕,有復必泰、阿斯利康、莫德納3款選擇,英國當局亦如同世界各地政府,近月來大鑼大鼓呼籲所有18歲以上人士去打針。

英國剩下30%未打針者,大約三分二屬18歲以下,醫學界暫不建議他們接種疫苗,其餘三分一則基於各種考慮(包括身體敏感等健康原因)沒有注射。換句話說,英國疫苗接種率已近見頂,不可能再有顯著提升。

在此情況下,英國政府如期於昨日(周一)撤銷所有本地防疫限制,不但讓辦公室、學校、戲院、體育館等恢復如疫前之前運作,且不再強制民眾戴口罩出街。鑑於該國疫情逼近新高,加以Delta變種病毒肆虐,此舉讓全世界很多人驚呼「英國是否瘋了」,又或者已經「躺平」放棄抗疫?

押注疫苗抵禦變種

事實上,正如不少論者指出,英國政府此舉無疑屬一場豪賭,其「底氣」建基於70%人已打針,而不同醫學機構最新研究皆顯示,上述3款疫苗對Delta變種病毒具基本抵抗力;即便極少數「已打針仍中招」人士,亦多屬無症狀或輕症患者。與此同時,該國近日新增確診者,主要是未注射疫苗的年輕人,他們亦較少成為重症患者。

相對來說,英國1月份疫情高峰期屬於「三高」,新增個案、重症個案、死亡個案均高企,並因此拖垮整個醫療體系;現在這一輪高峰期卻屬「一高兩低」,儘管新增確診猛飆,重症和死亡個案卻維持於低位平穩。

換句話說,英國政府「賭」的是病毒變種走勢,假若繼Delta後的新變種依舊沒攻陷疫苗防線(又或者疫苗研發追得上變化),該國便可在相對低的代價下實現經濟解封。相反,倘若新一輪變種突破疫苗防線,甚或帶來更高傳播率、重症率和死亡率,英國堅持現在解封便將付出沉重代價;儘管從政府角度看,覺得憑着此前經驗,待新變種病毒肆虐時再「封城」也不遲。

另方面,不少人認為英國政府今次決策還有一句潛台詞,就是社會上總有少數人「堅拒打針」,不可能等待他們全都改變心意才解封;反過來看,在解封後這些「拒打針者」較大機會染疫,可算是循另一路徑推進群體免疫。

無論如何,講到「賭」,總有成本(賭注)也有獎金(或獎品),若說英國政府「賭輸」(新變種病毒攻破疫苗防線)的代價是疫情惡化、人命犧牲,那麼「賭贏」又可賺到什麼?一般認為,解封有助經濟恢復效率,例如失業者重拾飯碗,政府財務重擔減輕,民眾重獲各種生活自由;至於這些可量化或不可量化之獎金和獎品,究竟是否值得去「賭」,固屬最大問題關鍵,各人看法可能大不同,東西方社會的考慮因素亦不全一樣。

「電車難題」無model answer

英國哲學家Philippa Ruth Foot於1967年提出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她假設一輛列車失控奔馳,並面臨分岔口,左邊支軌上綁着一個人,右邊支軌則綁着五個人,你站在分岔口手握操縱桿,究竟會犧牲「一個人」抑或「五個人」?這論題也衍生很多變種,例如大多數人會選擇「犧牲一人救五人」,但若左邊一人屬清白無辜者,右邊五人則屬重罪犯,又會否影響你的答案?

某程度上,英國政府現也面臨「電車難題」,從保障全民健康角度看,似乎維持防疫限制才是上策,但這意味70%已打針者也要承受經濟和自由受損。從另一角度分析,倘着重多數「已打針者」利益,而把少數「未打針者」置於風險,相當於「犧牲一人救五人」,又是否符合社會公義(況且部分人沒打針只因健康不容許,尤其一些年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哲學問題之所以難答,因沒有model answer。英國政府今次決策涉及「豪賭」再加「電車難題」,變數更多,只能事後從歷史找答案。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