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日
1997年創立的IBI,今年慶祝成立20周年,集團早前公布上市後首份成績表,截至今年3月底,全年溢利1080萬元,按年下跌61.8%;夏利爾解釋,主要是受到一次性上市開支影響,他對未來本港市場保持樂觀,又提到今年的工程招標較去年大幅增加,故投標時可更有選擇性,專攻一些利潤較高的大型項目。
現時集團業務比例,香港約佔80%, 澳門則約20%;夏利爾指出,本港舊樓老化問題嚴重,預計翻新市場可維持蓬勃,加上中環、金鐘等地區商廈租金上升,陸續有公司遷移往非核心商業區,如東九龍一帶;然而「有出也有入」,中環、金鐘永遠有新租戶進駐,「無論出或入,總之只要有搬遷,便會帶動翻新需求。」
至於澳門方面,新酒店及賭場等大型建設,過去10多年已落成「七七八八」,正因如此,內部裝修及翻新中、小型項目,會是下一波機遇,「賭場步伐快,一旦裝修完生意未如理想,可能半年後又再改建。」集團也會物色其他範疇工作,確保當地業務不會過分依賴單一收入來源。
籲加強本地培訓解工人荒
話題回到本港,雖然機遇處處,可是本地建造業人手不足困擾多年;問夏利爾是否贊成輸入外勞,他卻耍手擰頭,表明本土優先,「香港工人非常勤力及靈活,特別是高技術員工,絕對一流;正由於這些優秀員工,我們才能如此快速地完成高質素項目。」他認為當務之急是培養本地人才應付市場需求,而非輸入外勞改變現狀。
談到未來目標,他直言上市後有更大發展空間,集團有能力競投港澳地區更大型項目,日後會密切關注內地市場機遇,例如透過併購方式,目標是持相關建築牌照的公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合作做生意貴乎尊重 |
上一篇: | IBI夏利爾由裝修做到上市誤打誤撞來港 見證世紀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