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6日
French Laundry位處加州葡萄酒聖地納帕谷的小鎮Yountville,艾格斯在這頂級法國餐廳工作四年,自稱是老闆主廚Thomas Keller的idea guy「諗計人」。老闆派他出差到分子料理麥加El Bulli朝聖觀察,在祖宗Ferran Adria處學藝,顯然認為艾格斯有創新烹飪的腦袋和技術。艾格斯飲水思源,常常向人說Keller是他師傅,還把第二個兒子叫作Keller。
吃過靚飯或者去完試酒會,我是那種喜歡保留餐單和試酒筆記的人,所以不難找到我吃過的三頓艾格斯晚餐的餐單:第一次在他首次在芝加哥掌廚的Trio,另外兩次是令他名成利就的Alinea。看Trio的餐單才發現我是在艾格斯差不多離開、準備要開Alinea時才踏足Trio的。2001年他移居芝加哥加入Trio做主廚,很快就因為他特別新穎的菜式而吸引食評人注目,其中一款Black Truffle Explosion「黑松露菌爆炸」更成為他的招牌菜。
廚師噩夢諷刺
2005年艾格斯在幾個融資界的朋友支持下,特別是Trio一個常客,衍生工具買賣商Nick Kokonas,合資開設Alinea,翌年即獲Gourmet雜誌選為全美最佳餐廳,就在他開始屢獲飲食界多個獎項與殊榮之際,一個他多年來都以為是小毛病的症狀竟然被證實為第四期舌頭癌。開始時他以為是工作壓力,飲食不正常,令他晚上咬磨牙齒,多次往訪牙醫、牙周病專家,口腔舌頭仍然不舒服,最後癌細胞長成腫瘤。癌症是任何人的噩夢,對一個廚師來說,除了是噩夢,舌頭癌還是一個極大的諷刺。當時醫生斷症說,艾格斯若不割去被癌魔侵吞的三分二個舌頭,他最多只有幾個月命。我們可以說因為他愛烹飪,他從小就開始的這個使命職業,比他愛生命更多,他拒絕接受開刀手術,反而去找一些另類的治療方法,終於在芝大醫院找到一個實驗性療程,用化療和輻射電療把他舌頭上的癌細胞燒個清光。治療期間艾格斯完全喪失了味覺,但他仍然照常天天上班,與其團隊討論設計餐單,也繼續下廚,只不過要依賴別人試味,他仍然是Alinea廚房內的總司令,緊守出菜處的大關,再微小的細節也逃不過他的鷹眼。也因為這個病,他對我們味覺怎樣感受鹹甜酸苦辣各種食味有更深切的領會。療程結束,他的味覺逐一恢復,首先是甜味,然後苦,繼而鹹……日後他創造新菜式時就愈來愈專注這些不同味道的配合,會為我們帶來怎麼樣的味覺體驗。
造就下間餐廳
亦就是這癌症詛咒造就了他第二間餐廳Next。知道自己病情嚴重,他第一時間致電正在密歇根州度假的拍檔Kokonas,想不到他會立刻連夜駕車返回芝加哥。Kokonas抵達Alinea時已經深夜,因為他還沒有吃飯,艾格斯就自己動手為他煮了一道傳統法國菜:鴨胸配羊肚菌,吃完Kokonas問拍檔他們為啥不開一間法國餐廳,艾格斯說要我天天煮同一樣東西我會悶死了。就這樣他們決定開一家每三個月轉換一次主題的餐廳Next。由1906巴黎、泰國漫遊、「童年」、El Bulli,到西西里島、懷石料理、現代中國……不管主題是什麼,Next的「季票」只在網上發售,通常凌晨推出,第二天不到十點就搶個清光。
我最記得Alinea那道「熱薯仔」:小小圓圓的薯仔球在清牛油裏慢熱煮熟,面蓋一片黑松露菌和一些切成粒狀的Parmesan芝士、一粒牛油,同穿在一支鋼針上,然後我們要把全部材料放進一碗冷凍的薯仔湯內,才一併放進口裏。那種又冷又熱的感覺、牛油和芝士的濃郁,黑松露菌的芬香、令平凡的薯仔變成一道叫人難忘的菜式。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