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日
上期提及,患自閉症的男生卻有獨特的經驗,這促使我好奇地再詢問他是如何廣交結友,並如何維持友誼?他回答說:「我上學的第一天便拿到了全班同學的電話號碼,他們已是我的朋友了。」原來他以為只要有同學的電話號碼便是朋友關係。他繼續闡述他對朋友的看法,說:「朋友是用來問功課的,有了電話號碼,便可以解決問題。」聽到後才發現他也是與一般高功能自閉症的學生一樣,對友誼的概念並不成熟。
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Tony Attwood指出高功能自閉症學童的交友動機,交朋友及維持友誼的能力均落後同年齡的孩子兩年。他們對友情的界線也很模糊,沒有意識將認識的人依據情感的深淺來分作不同的層次,如:普通朋友,熟朋友,知己朋友等。他們也未能掌握友誼是建基於擁有相同的興趣,以及是一種互相扶持的關係。這種關係是雙向性的,過程中會逐漸了解同伴的想法和感受,亦會抑壓自己的行動或想法,達致雙方開心。他曾訪問一群高功能自閉症學童「朋友是什麼?」以下是他們的答案:「朋友就是我能愉快跟他們共處幾分鐘或幾個小時的人。」「朋友是可靠的機器。友誼是一種擁有。」「態度親切的陌生人是朋友。」雖然他們發展友誼的歷程中遇到不少困難,但Tony Attwood表示訪問中的自閉症譜系患者也會因朋友太少表達感到可憐及孤獨。
提供具體正面的朋輩社交互動經驗是協助他們建立友誼不可缺少的。方法在於三個重點:一,製造機會;二,合適同伴;三,適當指導。成人可鼓勵自閉症學童建立多於一種的興趣,而參與合作性遊戲是促成朋輩關係的途徑。由於自閉症學童的合作力較弱,選擇遊戲同伴時,可考慮年紀比學童大一點的同伴開始,逐步延伸至同齡的同伴。若同伴擁有同理心及幽默感的性格特質,一般在相處上的接納性也較高。當然最理想是他們與自閉症學童有着相同的興趣,正面經驗也自然較多。指導方面,最初階段需要成人的介入作輔助,如:透過示範,討論及角色扮演來鼓勵友善行為,教導好主意解決問題,提示不同的社交語句作商量,告知同伴的想法及感受,調節情緒的技巧等。
理工大學言語治療所
隔周五刊登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港產印度之星Vivek Mahbubani:我的身份是一個精神 |
上一篇: | 談癌症與痛症(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