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10月2日

卡夫卡 圈來圈去

巨大機械人降臨

駕駛超級機械人與邪惡勢力作戰,是幾多男孩子夢想,這源自日本的動漫文化,近年日漸式微。

飛拳、死光、必殺技、「銀呀」大爆炸,日本機械人動漫熱潮,毫不意外萌芽於二次大戰,日本史上首套巨大機械人動畫《鐵人28號》,今年播放60周年,福岡市美術館由即日至11月12日特別舉行「日本之巨大機械人群像(日本の巨大ロボット群像)」展覽,從文化角度總結童年回憶。

1945年,二戰結束,戰敗國日本,文化生活受到重大影響,與手塚治虫齊名的漫畫家橫山光輝,1956年開始連載漫畫《鐵人28號》大受歡迎,1963年首度動畫化,為日本史上第一套巨大機械人動畫。

與後期多數設定於幻想或未來世界的機械人動畫不同,《鐵人28號》故事與日本人心底的戰敗遺憾不無關係:二戰末期,日本科學家開發能遙遠控制的巨大機械人「鐵人」系列,希望扭轉戰果,誰知投入實戰前,國家已戰敗,鐵人被不法分子利用,破壞社會安寧,正義的男主角便操縱最後一部鐵人28號,與惡勢力對抗。

《鐵人28號》先後拍成真人特攝片和黑白動畫片,大人細路把戰敗情緒發洩於想像空間,「巨大機械人」動畫如雨後春筍;外星人或不明種族來襲,地球(多數是日本)研發的超級機械人剛好趕及迎戰,每一集打到敵人落花流水。日本漫畫家永井豪作品《鐵甲萬能俠》(1972)為同類動畫定下基調,影響了往後無數「機械人打怪獸」動畫風格,例如熱血男主角、聰明科學家、機械人無視物理法則、刀劍火炎激光各種必殺技,及後發展出能夠變形、合體等等。

福岡市美術館「日本之巨大機械人群像」展覽,訴說日本機械人動畫發展歷史,展出多套作品例如《超力電磁俠》、《勇者雷登》、《勇者王》等創作背景、插畫、產品等等,為了展現主題「巨大」,嘗試以1比1方式讓參觀者了解機械人的實際大小;位於橫濱的1比1高達可能你都「朝聖」過,福岡這展覽也有1比1高達,方法是把動畫中身高18米的高達畫在地上,由3D變成2D。

口味有變

巨大機械人動畫熱潮於八十年代最為熾熱,由於故事題材趨向單一,遂發展出《機動戰士高達》、《超時空要塞》等作品,在過往單純正義與邪惡、好人戰勝壞蛋的二分法中,加入更多人性刻畫和哲學探討,直至《新世紀福音戰士》被譽為巨大機械人動畫高峰傑作後,近年同類作品已乏善可陳,反映觀眾口味有變,熱血上腦已然過時,拯救世界還請自求多福。

撰文:卡夫卡

[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