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9日
中秋前夕,仍是酷熱非常,趁着假期未至,往山上走走,果然,悶熱難當,走不多久便汗如雨下。
沿着熟悉山徑往上走,之前的黑雨後遺,溪流水源滾滾,山徑旁的低窪地帶,積水甚多,自行滙聚成小溪流,與山徑平衡而至。
濕潤,水如泉湧,四野無人時,只聽到細水沖流而下的聲音,撞擊山徑旁大石,滴篤滴篤,石階落差大時,水聲拾級而下,音調也高,這些山徑石階,化作天然樂器,與沙沙作響樹葉聲齊鳴。
大自然,往往這麼奇妙,酷熱難耐,但水流處處;跑到往常歇息的小山崗頂,竟然有微風吹拂,深呼吸,野草氣味徐徐而至,心曠神怡,跟山腳下城市裏的悶熱,截然不同。這亦是常有的體驗,鬧市中熱得透不過氣,山上往往涼浸浸。
中秋仍暑熱難當,毫無秋意,恐怕又是氣候異常的表徵。不久前看了德國導演基斯頓柏索的《盛夏餘燼》(Afire),戲裏一場變幻莫測的山火,讓慣於安逸的德國北岸居民,大禍臨頭,反映他們毫無防患意識。
山上猛烈的陽光,儼然盛夏的溫度,與奔流不息的溪水,提示着我們,大自然變幻莫測,須提高百倍警覺性,切勿置若罔聞。《盛夏餘燼》告訴我們,人類若對周遭一切失去敏感度、同理心和同情心,愈發麻木自我時,終究會自討苦吃。重拾危機意識,也源於對大自然的謙卑和敬畏。
中秋前夕,山裏人煙歸零,獨處得享清靜,雜念隨水盡去,願隨微塵,在所有塵世浮現。念到陰晴圓缺,自然萬變與不變,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桃金娘 |
上一篇: | 世上叫得出名稱的不同藍色,最少45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