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5日
唐君毅有趣的觀察:「耶穌、釋迦皆先及於無知識之人,孔子的弟子皆以德性勝……先與有知識者相接觸,而所遇之環境,亦是知識分子之環境。凡知識皆曲,必須由曲導曲,以成直。」孔子的弟子有貧有富,但幾乎全是士人,無知識者不易懂,故難成顯學。傳到孟子時,「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要到漢代獨尊儒術之後,儒學才從讀書人階層廣傳到民間,惜已滲入陰陽五行之說,是以孔孟之說難敵各種民間宗教矣!
錢穆指出,宗教無法在中國文化佔主導地位。道教哲學成份少而不受「有知識者」重視,回教亦然,只有佛教的哲學成份較多,得到有知識者研鑽,而會通創立中國佛教和禪宗。
牟宗三指耶教不能「開出人文世界,不能肯定人文世界」。他舉例:《馬太福音》12章,有人告訴耶穌:他的母親和弟兄在外邊,耶穌卻答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
《舊約》的摩西十誡有云:「當孝敬父母。」《馬可福音》10章,有人問耶穌:要做什麼才可得永生?耶穌答:要遵守誡命,包括「當孝敬父母」。這跟《馬太福音》12章耶穌的反詰有沒有矛盾?無論如何,耶教重點始終在死後的世界,現世仍以摩西十誡的首四誡──崇拜天主/上帝──為首要。
若說中國有本土宗教,便是周朝制定的禮教,即以禮為教。新儒家要復興的,無論用什麼名稱,實質皆是禮教。外來宗教以個人為中心,禮教卻以家族和家庭為中心。外來宗教大多是出世的,禮教卻是入世的。所以牟宗三說中國人欠缺宗教意識,即向上開闊的超越精神!因此,唐君毅指中國的基督徒「罕能盡其誠」。
(本文裏唐君毅、牟宗三的引文,見牟宗三《人文講習錄》一書。)
撰文:占飛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說笑之人》 喚醒人心 |
上一篇: | 新儒家看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