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
積水不等於水浸,觀塘在暴雨下水位及膝,仍不算水浸嗎?對,那一定是「500年一遇」的積水,若非水浸眼眉,也不能稱之為「水浸」。
聽過一句英文諺語:「上帝創造了世界,但是荷蘭人創造了荷蘭。」假如香港高官懂得擁抱「未雨綢繆」的傳統智慧,就該先溫習一下荷蘭的治水歷史。
低窪國家荷蘭位於北海入口之處,千百年來水災為患,60%土地在海平面之下,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國際機場更在海平面下3呎有多。1953年1月31日,北海突然興風作浪,巨浪6呎高,荷蘭頓時淪為澤國,超過1800人喪生。經此一役,政府痛定思痛,決心重啟長達34年的世紀工程。
被美國工程學會譽為現代七大奇蹟工程的「荷蘭三角洲」,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起步,惟因二戰而一度擱置20餘年。荷蘭人修建公路,築建大壩、水閘、大橋、人工島,改變河流方向,縮短海岸線超過700公里,大壩和堤防總長度為1.65萬公里,耗資4萬億英鎊,最後把大片海灣變成內湖,創造出大塊肥沃農地。
工程初心是築起後可以頂住「12萬5000年一遇」洪水,後因造價貴到離地,而改為「1萬年一遇」,可想而知,什麼幾百年一遇,不過是統計學名詞,重點人家的防洪意識,早就不說幾百年一遇或者50年一遇。2021年歐洲水災,荷蘭沒任何死亡報告,反而鄰近的比利時和德國均有人失蹤、死亡。
也許是農曆鬼月,水鬼紛紛「搶fo」,爭住紮職升城隍,以致洪水為患。然而,官員必須熟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關於治水的重要論述》,不是走出來影影相、擺擺甫士,就自以為是大禹治水。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巴塞爾 |
上一篇: | 我不肥 只是局部積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