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12日

馬揮 人云我云

因果論

佛教門派眾多,傳入中國後,產生中國佛教哲學。無論那一門派,都不離釋迦原始教義,即三法印與四諦。法(Dharma)一般意思是:宇宙物理現象、生物行為和感受。這個意思無法解釋何謂「佛法」,亦無法解釋三法印中的「諸法無我」。我有思想和感受,怎可以說無我呢?若然「無我」,就沒有苦可言,亦無所謂覺悟,皈依「我」佛啦!

一般人很容易將因果跟釋迦原始教義講的因緣看作同義詞。緣的意思是條件,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有許多條件。不符合所有條件,事情就不會發生,故有「諸法從緣起,緣盡法亦滅」之說。此語中的「法」,指上述的一般意思。因,是諸緣中的決定性條件,即西方邏輯學中的充分條件。沒有因(蘋果種子),就算其他緣都齊備(土壤、雨水、陽光……等等),都不會長出一株蘋果樹。

因果論意思大大不同,有因必有果,因必先於果。先有蘋果種子,才可種出蘋果樹。然而,有蘋果種子,其他條件(緣)不足,就沒法種出蘋果樹。此所以「種善因、得善果」只是鼓勵人行善的話。根據釋迦原始教義,種善因並非必然得到客觀的善果,善長只可能主觀上得到快樂,但這也並非必然。比如捐款賑災,善款給人中飽私囊,捐款的善長何來種善因?何來得善果?

原始教義認為凡事皆是因緣生,不等於說:凡事都有因果。四諦中的「集」指出,因緣有兩種關係:因果是「異時依生」;「同時相依」是「如兩束蘆,互倚不倒」。兩束蘆互為「不倒」的條件,無所謂因,無所謂果。

愛情亦如是,無論是男追女或女追男,及後都要兩情相悅,「互倚不倒」,男女才是真正愛上。說相愛和做夫妻是緣份,可以;說是三世因果或命中注定,只是自欺欺人。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