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日
疫情大流行結束,通關大半年,香港經濟只有短暫回春。
進入立秋,又再暮氣沉沉。有口痕友比喻有如中年漢子偶爾來個晨勃,卻無法正常勃起,歇後語是空歡喜。要怪,怪的是哪些原因?
其實,香港人是有消費、肯消費的。單看兩條大數,共40多億,加起來幾乎一百億:航空公司狂賺,市民離境心切,雖然仍未夠補回之前的負數,也未能買回政府注資。但收入有40多億,也不錯吧?
香港人慣了外賣,叫兩餸飯回家吃,一來方便,二來服務行業態度每況愈下,叫人不堪留店用膳。人比人,回到內地,差價太遠,二分之一價錢,用得真爽,吃飯購物按摩,價廉物美,最重要,大夥兒一致讚好服務態度。
通關不是多了人來港嗎?都是平民消費,美其名「文化深度旅遊」;小紅書全是分享本地人去的地方,文化深度,就是免費打卡點攻略;在畢打街、蘭桂坊、皇后大道中selfie,免費的;去平民小店與本地人接踵摩肩,店員惡言相向,起摩擦有幾難?加上黑心的士司機,網絡流行,資訊遍地,價錢可以亂斬?仇港訊息全國飛,全港市民無辜變了自私鬼。
紙水高企,港人帶了40幾億回大灣區消費,來港好貴,北上好抵。還有人發現港燦窮消費路線圖,去過的人指出,驚人相似和準確。消費完買埋餸,好使好用,夠吃幾日。40幾億,留在香港,同樣服務需求,大概要幾百億吧?人心所向,肯就得。
要搞活夜市,大量補貼,用錢,一定得。還有爺孫同遊老蘭,深夜促膝談話聊家常。香港新奇趣怪,什麼也有。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