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日
昨天說起的「東京廁所」項目,是日本澀谷市政府一項長達5年的「The Tokyo Toilet」計劃,有關當局找來16位設計師和建築師,重新設計澀谷區共17座公共廁所。
這本來迎接原定2020年東京奧運的城市改造工程之一,因種種原因,最後3座廁所在今年中才完成。
包尾完成的3個項目,分別由東京大學DLX Design Lab設計師Miles Pennington、日本廁所協會會長小林純子,及著名建築師藤本壯介負責設計。
16位大師各擅勝場,這種一人一座廁所的意念,擺明是明鬥,有些設計得論論盡盡,談不上美觀,有些則簡潔到位,把理念完全發揮。
例如藤本壯介設計的公廁,儼然一個大花瓶,由沒間斷弧形曲線組成,由公廁的主部分,延伸出前端洗手區。
公廁中間植了一棵樹,從遠處望去,就像是花瓶中的植物,建築物料為白色化學石,晴天之下,閃爍雅致,真正實現公廁改造計劃的初衷,一改老舊、暗黑和骯髒感覺。
17個作品中,由建築師坂茂設計的「透明/不透明」公廁,本是風頭躉。惟今年3月往探訪時,發現有告示指由於技術故障,這個有人使用時牆壁會變成不透明,空置時變透明的前衞公廁,長期不透明,變回一個普通公廁。
這件事也有後續發展,管理方早前終於找到了原因,說氣溫下降會影響不透明功能,公布在10月前恢復原本可變功能,10月中後至明年5月中,因氣溫開始下降,將長期處不透明狀態。
重新設計公廁另一目的,便是照顧不同使用者。每個廁所外壁都有不同標示,例如餵哺間、傷殘人士、孕婦、跨性別人士、攜帶小孩父母專用等等,且大部分是全自動。
設計如何改善生活,這批公廁就是最佳示範。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