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7日
回望二十年前,我經已入行從事金融相關工作,具體工作崗位不好說,反正就是每天盯着港股過日子,記得二〇〇二、二〇〇三年股市低迷,每日上班無所事事等下班,事關沒人會在那時買股票,結果每日平均成交只有六十多億(港元.下同),最低成交的一日更加只有五十億。
金融業作為香港四大支柱產業的龍頭,六十億日均成交根本養不到數十萬人,金融業裁員的裁員,自動辭職的辭職,失業率有什麼辦法不飆升?有朋友無知的、儍儍的問,為什麼成交只有六十億呢?因為上調了印花稅?股市成交高低,印花稅只是交易成本一環,一買一賣還有很多其他因素要參考,以買賣樓宇為例,送全屋裝潢傢俬會刺激交投,但不會是主要原因,不曾聽說有買家純粹因為全屋裝潢傢俬,而終止交易。
可惜你知我知,不等於他也知道。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暗示不考慮調低印花稅的網誌中表明:「調低股票交易印花稅並不足以結構性、長期地刺激股市交投」,的確,波叔的陳述沒破綻,他以一九九九年至二〇〇一年作「經驗」去說明,調低印花稅,無助刺激交投,有以偏概全之嫌,亦傷了一眾金融從業員的心。
他說:「以一九九九年至二〇〇一年的經驗為例,期間股票印花稅三度下調,但日均成交額卻由一九九七年約一百四十三億,下降至二〇〇二年的六十億。」二〇〇二年日均交投只六十億,交投淡靜或與股票印花稅高低有關,更重要是當年遇上百年難得一遇的亞洲金融風暴。
把受到金融風暴影響而低迷的股市交投,硬扯上與調低印花稅無關,是聽者無心言者有意,刻意將兩者關係扣上,繼續將否定下調印花稅的想法合理化。
以買樓作為比喻的話,可以是發展商表示,二〇〇二年落成新盤,既送全屋新裝潢、全屋傢俬電器兼水險火險,買家仍然沒反應、沒人入票;到了二〇二三年,便毅然斷定送全屋新裝潢、傢俬兼水險火險,對銷售新盤沒幫助。這是基本的邏輯問題。
說司長傷了金融業的心並不為過,自己記得那段日子,的確不容易捱,節衣縮食,就是因為一場金融風暴,不要低估任何一場風暴對金融業造成的影響。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