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1日
位於銅鑼灣的保良局金銀業貿易場張凝文學校,今年於「全港小學生運算思維比賽2023」贏得Scratch組別冠軍,對師生是一大鼓舞。
「學校鼓勵老師自發組織多樣活動、比賽,豐富學生學習經歷,獲獎是bonus,最重要是讓學生放眼世界,將平日知識學以致用。」劉彩玉校長坦言,該校三分一學生來自保良局院舍,亦有非華語學生,能力差異大,老師責任更大。
因此,學校引入許多專家及支援計劃,推出中英數常校本教材,亦有6名教學助理,減輕教師壓力。
提起學校歷史,該校是由保良局張凝文小學及金銀業貿易場學校於2006年合併而成。保良局張凝文小學為機構首間開辦的學校,初期以教育保良局院舍兒童為主,現時也有服務院舍學童。
「院舍學生由於不與家人同住,欠缺家庭支援,容易變得不開心,跟其他人保持距離,難以和別人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劉校長和教學團隊、社工會經常表示關心,幫助小朋友梳理情緒:「令他們不要覺得人生很灰!」
劉校長印象最深刻是某年聖誕節,到院舍探訪一位平日不太說話的學生,該學生相當驚喜,樂於與校長傾談,得到劉校長鼓勵後,原本沉默的學生開始信任別人,畢業時還寫了心意卡給校長。
劉校長常對學生說:「人生的種種不幸,不一定是壞事,相反這些困難是上天給我們磨練的好機會,這些經歷可以強化自己,讓我們創造人生!」
難忘廁所門鎖事件
她自幼便有一顆熱血的心,追求教育夢想。生於大家庭,她有兩個姐姐、5個弟弟,由於學業成績優異,從小父母便讓她負責照顧弟弟,教他們做功課。
劉校長憶述:「小時候,在慈雲山屋邨長大,那個年代屋邨品流複雜,到處都是朋黨,走廊不時有人吸毒、搶劫。我希望日後成為老師或社工,可以接觸小朋友,希望靠教育改變他們,感染他們做個好人,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
目標清晰的她,早就立志當老師:「求學時期覺得幫老師準備粉筆是一件神聖任務,課堂看着老師在黑板寫字,十分崇拜,自己便儲零用錢買迷你黑板和粉筆,在家扮演小老師教弟弟。」
加上在教會學校讀書,被《聖經》牧羊人尋找迷失羔羊故事啟發,明白天父的愛一視同仁,正如老師對學生的愛一樣,也應不離不棄。日後她努力朝着目標進發,成功投身教育界。
劉校長在張凝文學校服務至今19年,見證不少頑皮學生受教,變得生性懂事。她分享其中一個例子——廁所門鎖事件。「小朋友有時頑皮搗蛋,不懂珍惜物品。有次新安裝的廁所門鎖被刻意破壞,老師找工人修理好,不久又壞掉,工人表示沒空再來。」
校長只好勞煩學校工友叔叔幫忙修理。「我們將工友叔叔由購買鎖頭,到用工具𠝹木材、安裝門鎖的整個過程拍攝下來,在早會時段與學生分享買鎖和物資價錢、工友叔叔如何花了3天時間努力修理,可見換一把鎖頭,絕不簡單,並希望學生能體諒別人的辛勞及珍惜所有。」她笑言:「教小朋友,需要鬥智,既信任他們,又要他們有承諾。」
劉校長回想早年,欲將一些名畫仿製品以玻璃畫框鑲裱起來,掛在走廊供學生欣賞,卻被老師勸阻,因為有機會被小朋友弄破。她認為逃避並非可行方法,最有效是通過溝通和教育改變學生,她在早會說出一席話:「各位同學,老師說千萬不要在校內擺放畫作,因為不出兩天,便會被人弄破玻璃畫架,校長不相信,怎會有同學不珍惜藝術品?不只兩天,我認為兩年都不會有人弄破,你們做得到嗎?」
同學紛紛舉手承諾,絕不破壞。結果如何?她笑着說:「沒有爛!」
頑皮小子回校道謝
這些年來,劉校長最開心是昔日的頑皮小子,畢業後回來道謝,最讓她感動的一句話是「這裏的老師最好,是你們沒放棄我」,說罷她眼濕濕,吸一口氣繼續說:「近年有3名校友回來當老師,回饋母校,認為教導這裏的小朋友,滿足感很大。」
為了學習需要,該校推出校本教材,並使用圖書教學,讓同學透過生動故事吸收知識,STEM教育統籌馮寧鋒老師分享:「數學科也使用圖書教學,老師以《好餓好餓的螞蟻》繪本,抽取箇中情節,讓小朋友思考,解決難題,加強數學概念的理解能力。」
《好餓好餓的螞蟻》書中提到100隻螞蟻在樹林間尋找食物,排成一個隊伍,可是隊伍太長,食物快被別的動物搬清光,該怎辦呢?這是一個教HCF除法的故事,要小朋友思考隊伍怎能變短?
劉校長補充:「數學科是學校強項之一,有數學科教師獲2015/2016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老師提倡透過動手學、動手做模式,例如用量杯教學生量度容量,從實際操作中學習數學知識,提升學習興趣和效能。」
至於低年級中文課,就拆開每個字的部首、部件,教學生認字,另配上不同詞語,豐富學生詞彙。「舉例茶,有茶杯、茶壺、茶樓、茶花、茶樹等,加強學生聯想力,掌握字的意思。」
平日老師會為學生創設情景,例如模仿帶學生到玩具店、糖果店、蛋糕店及文具店等,增加生活經驗與日常詞彙,並透過前文後理推測,掌握「時間、地點、人物、事情」觀念,幫助有讀寫困難小孩學中文。
鼓勵孩子釋放潛能
除了學術成績,劉校長鼓勵孩子釋放潛能。「不是人人擅長讀書,有些人對美容、理髮、烹飪具潛質,這些技能也是一門手藝,一樣可憑雙手創造前途。」該校逢星期三設有「周三活動」時段,每名學生參加一項活動,包括陶藝班、舞蹈組、跆拳道、小廚神、劍擊、花式跳繩和小小科學家等,讓學生多參與課外活動,發掘興趣。
劉校長強調STEM教育結合國民教育,提升學習科技熱情,作為學校最近3年的重點計劃。「學校一向重視國民教育,由上學年開始,以培育學生成為一個具民族情、家國心的公民為關注事項。」
當中包括成立國民教育統籌組,領導各科主任檢視課程,通過對中國歷史、地理、名人好事等基本認知,例如山川地貌、天然資源、古蹟文物、當代發展、中國傳統習俗、不同領域傑出人物等,提升學生對國家的歸屬感、民族自豪和認同。
「中國近年許多範疇如航天科技、無人駕駛飛機、高速火車、電動車、5G通訊、機械人、人面辨識技術等,均走上世界前沿位置,教師平日教學時會向學生講述這些科技發展。例如常識科教導糧食課題的時候,講述中國稻米之父袁隆平如何解決中國近代糧食問題。另外,在傳統節日如端午節,與高年級分享屈原作品《天問》,這首詩表現作者對太空的好奇及對太空知識的追尋,可見中國人很早具有探索太空的精神,促進了航天科技的發展。」
疫情之前,學校曾經組織學生往大灣區考察交流,參觀科技企業,了解內地科技發展,學生目睹機械人運作過程,大開眼界。
近期劉校長隨辦學團體到大灣區交流,其中一站是參觀比亞迪車廠,比亞迪創辦人王傳福出身貧困,自幼父母雙亡,幸獲哥哥及大嫂支持,成功以知識改變命運,校長特以王傳福的奮鬥故事,勉勵學生努力學習,為自己創造美好人生。
保良局金銀業貿易場張凝文學校
學校類型:資助、教學團隊:30人
創校年份:1946年、班數:12班
校長:劉彩玉女士、地區:灣仔區
學生性別:男女
撰文:林艷虹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