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8月28日

梁浩榮中醫師 醫樂人生

月經過多

門診時常遇到月經失調的患者,她們說月經量很多,每次來經第一二天好像擰開水龍頭,搞到整個人頭暈心慌、周身無力。

月經量是否過多,因人而異。按中醫臨床判斷標準,通常以每次經量大約30至50毫升為適中,超過80毫升則屬經量過多。若以衞生巾用量作估算,正常用量為1天平均換4至5次,每個周期不超過2包衞生巾(每包10片計)。如用巾量超過3包,且每片衞生巾均濕透,則屬月經量過多。部分女士月經量一向較多,只要每次行經期不超過80毫升,也不算過量。偶爾一兩次月經量多,一般未至於影響健康,但若果情況持續,則易致失血性貧血,會有頭暈眼花、疲倦乏力等氣血虧虛證候,嚴重者引發血崩,月經不能自止,呈現面色蒼白或萎黃的貧血貌。

氣能攝血

身體出現什麼狀況才會導致月經過多?從中醫角度來看,主要病機有氣虛與血熱。部分體弱多病的女士,脾胃運化功能較差,氣血化生不足。中醫有句講法:氣能攝血,意思是氣能夠控制住血液在血脈中運行,當身體虛弱,氣虛不能固攝血液,血液就不可在脈道內運行而溢出脈外,病變反映在月經上,便是經量增多,又或行經時間延長,滴瀝不盡。還有一些體質偏於濕熱的「熱底」女士,平時喜好進食煎炸食物,又或經常熬夜、飲酒。長此以往,濕熱濁氣在體內蘊積,催逼血液運行、循環加快,即中醫所講的「熱迫血行」,經量因而會增多,同時出現面部油脂過多,脫髮、暗瘡等問題。

日常調理

此外,患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病等「血瘀證」患者,經量過多之外,還伴有明顯經痛或經期延長。必要時須做婦科檢查,尤其月經有較多暗黑血塊,或有異味,要排除子宮內膜癌變的可能性。

日常調理,氣虛者可用紅參、黨參、太子參、黃芪等補氣攝血;血熱者食羅漢果、馬蹄、蓮藕、粉葛、西洋菜等清熱止血;血瘀者食香菇、柚子、柑橙、芫荽、陳皮等活血行氣。月經乾淨後可食養血補血食物,如黑豆、黑芝麻、杞子、紅棗、花膠、海參、豬肝、牛肉等。

作者為註冊中醫、大學講師

[email protected]

 

[信健康] 月經後調理補血食療,中醫資訊派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