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8月24日

何家銘醫生 家庭醫學

糖尿病治療──胰島素百年

糖尿病是香港最常見慢性疾病之一,現時全港約有七十多萬人罹患該病,即每10個人當中便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

在現今醫學上,糖尿病暫時仍是不治之症,只可以透過生活習慣及藥物控制。

糖尿病大致可分為4類,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性糖尿病及其他類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與遺傳及自身免疫系統因素有關,讓胰臟細胞完全不能製造胰島素。2型糖尿病主要與不良飲食習慣、肥胖及缺乏運動因素相關,使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產生耐性,不能有效攝取並運用葡萄糖,讓血液中糖份提升。妊娠性糖尿病主要因懷孕期間荷爾蒙分泌改變而引致,通常在分娩後便會消失,但日後患2型糖尿病的機會較高。而其他類型糖尿病主要由其他情況影響胰臟功能而引發,如胰臟發炎、藥物或化學物品等。

糖尿病治療主要按類型及嚴重程度而決定。飲食控制、減少糖份吸收必定是最重要一環。現今亦有不同種類的口服降血糖藥幫糖尿病患者控制體內血糖。當口服降血糖藥也不能有效控制體內血糖時,胰島素注射乃必須考慮的治療方案。醫者面對着已服多種及高劑量口服降糖藥,但血糖控制仍不理想的糖尿病人時,最常聽到的說話是:「醫生!不打針可以嗎?」「醫生!我無論如何也不打針!」

發展現突破

其實,胰島素注射治療乃最快及最有效控制血糖的一種方法。注射胰島素是希望模仿正常人胰島素分泌以控制血糖,特別用於1型糖尿病患者,因為他們的胰臟完全不能分泌胰島素。另外,胰島素注射亦會用於已用口服降血糖藥仍不能把血糖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

今年是胰島素注射發明100周年。在十九世紀初,醫學上對糖尿病病理並不了解時,大多糖尿病患者會出現嚴重症狀,如極度口渴、尿頻、非常疲倦等。最後患者會因身體消耗,及其他因血糖飆升引致的併發症而死亡。

直至1921年,加拿大醫學家班廷(Frederick Banting)及其研究團隊首先成功從動物體內分離胰島素,從而讓糖尿病治療出現了一大突破。

最初的胰島素從豬或牛體內提煉分離出來作人體注射治療。不過,因從動物提煉的胰島素會有很多雜質,用作人體注射有機會使身體排斥而出現嚴重敏感反應。另外,從動物提煉的胰島素在人體內效能非常短暫,這讓當時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頻繁地注射胰島素以控制血糖水平。至1946年,中性魚精蛋白鋅(NPH)胰島素(即中效胰島素)的發明,才可讓糖尿病患者減少胰島素注射次數。

而因為最初胰島素是從動物胰臟提煉,在1981年時,製作一磅的胰島素便要8000磅胰臟,這等同23500隻動物。但一磅胰島素卻只足夠治療750個糖尿病人一年,這使動物胰臟的需求大增,亦讓動物價格不穩定。

1970年代中期,美國科學家發明以基因重組(recombinant DNA)製造生物合成人類胰島素(biosynthetic human insulin)技術,將人類胰島素基因插入細菌之中,讓該細菌能大量製造胰島素。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在1982年便正式批准全球第一種生物合成人類胰島素作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正因生物合成人類胰島素與我們自身製造的胰島素一樣,糖尿病者注射後會較少出現敏感反應,這使他們更容易接受胰島素注射。及後,合成胰島素技術促成往後發明不同時間效力的胰島素,包括速效、短效、中效及長效。

除了胰島素發展,注射它的方法亦隨着科技進步而變得方便快捷。1970年代,糖尿病人注射胰島素需要使用粗大的針嘴及玻璃針筒,從藥瓶抽取不同劑量的胰島素,才進行注射。注射要糖尿病者手部有相當協調力,並需一定時間才能完成,這些都會使糖尿病者聞胰島素注射而生畏。

注射筆面世

至1985年,全球第一支胰島素注射筆面世了。胰島素注射筆大大改善需要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生活質素。因為胰島素藥瓶可預先安裝在注射筆內,每次使用時,患者只需安裝小巧的針頭並調校注射筆至正確度數注射便可。注射胰島素的過程快捷方便,而現時常用的針頭已經發展至既短且幼,大大減低注射痛楚,其實與糖尿病者篤手指驗血糖無異。

偶有使用胰島素注射的糖尿病者詢問醫者:「胰島素可以不用每天注射嗎?」答案:「不可以。因為胰島素是人體荷爾蒙,用以控制身體血糖水平。而我們每天也需要進食吸收糖份為身體提供熱量,所以糖尿病者要每天注射胰島素調控血糖。」另外,亦有糖尿病者問:「胰島素不可以口服嗎?」答案:「不可以。因胰島素是荷爾蒙,一種蛋白質。胰島素經口服進入胃部,便會被消化,所以要經皮下注射才可發揮效用。」

但隨着醫學科技發展,以上答案也有機會讓「不可以」變為「可以」了。現在已有科學家對體內胰島素泵(insulin pump)作研發,使胰島素泵因應體內血糖水平䆁放胰島素以控制血糖。另外,亦有科學家研究每周注射一次的超長效胰島素。還有口服胰島素也在研製中,主要讓胰島素能儲存在口服載體內,待載體進入腸道後才將胰島素注射入腸壁裏。

胰島素百年,糖尿病由不治之症而變得可調可控。冀望在不久將來,幹細胞𧗠生的胰島細胞移植應該可為治癒糖尿病帶來曙光。

www.hkcfp.org.hk

撰文 : 何家銘醫生_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信健康] 糖尿病進化歷程,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