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4日
奉行唯物主義,事事講數字的中國社會,有着「貧賤夫妻百事哀」這麼一句,將家庭貧窮衍生大堆問題的尷尬意境,一語道破。原文來自唐代詩人元稹的《遣悲懷》,倒是懷念亡妻的原意沒人理會,約定俗成。
〈曾俊華笑到最後〉文章提及,政府的儲備跌穿八千億(港元.下同),加上財政年度首三個月,已錄得逾五百億財政赤字,大家目光自然停留在「貧賤夫妻」、政府無錢身上,繼而緬懷曾俊華任財爺的日子,經濟增長雖然不甚了了,但至少任內政府儲備由五千億左右,大幅增加至超過一萬億,市民才毋須擔心政府儲備會有用完的一日。
〈曾俊華笑到最後〉文章出街,不少讀者會心微笑,當然,笑得最燦爛暢懷的可能是曾俊華本尊,「問心無愧」這麼多年,終於有人為他「平反」。筆者不認識曾俊華,對二〇一七年他參選特首,其背後代表的亦沒研究,只能說作為金融業一員,《財政預算案》直接影響金融,不可能對財爺是誰、他有什麼作風完全無感。
曾俊華在二〇〇七年至二〇一七年擔任財政司司長,大家叫得最多是「薯片叔叔」,他任財爺最大的特色,在於他慳儉的理財哲學。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卸任後,曾撰文批評香港的財政政策,以「守財奴」政策管錢,導致大量盈餘出現,拖着香港經濟後腿,任志剛以十二字真言贈予:「穩健有餘,進取不足,不合時宜」。我敢說,如果曾俊華以積極進取方針理財,香港又怎會有子彈應付新冠肺炎這場仗?聽你講,死得。
曾俊華任財爺的十年間,本地經濟增長最好的是二〇一〇年的百分之六點八,其他年份介乎百分之二至四。當大家以為「俊華十年」是香港經濟最不濟的十年時,再看看這幾年,駭然發現原來低處未算低。任志剛早前接受《信報》訪問時,又再向另一位財爺陳茂波提供意見,提醒他要治本解決經常性赤字。
今天回首,發現任志剛欠曾俊華一個說法,如果沒有「俊華十年」的「守財奴式」理財哲學,如果曾俊華年代是大花筒,沒將儲備由五千億泵到超過一萬億,今天,陳茂波又怎會有幾千億,動用救市、刺激經濟?
所以,任志剛欠曾俊華一個說法。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