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9日
中國人和美國人為什麼總是不能好好交往呢?最主要是文化差異,大家看人的方法不同。
孔子認為「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禮記》有「叩之以小,則小鳴;叩之以大,則大鳴」,待人接物要「溫良恭儉讓」等等,所以,中華文化忌以貌取人,不亂發言,待人謙讓,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美國又如何?以美國心理學家梅拉賓在1971年所發表的美國人交往法則:語言內容只佔7%、聽覺因素(語速手勢)佔38%、肢體語言佔55%。
所以,美國人多看外表,內容反而不起作用,這亦是為何那麼多美國政客可以成功騙到大眾的原因,Where is the beef?往往被忽略,第一印象通常都是錯的。
美國人可以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過後能記住一兩個Catch Words就很了不起了。
有人謊話多說就當真,也有人謊話多聽就當真。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式的演說能夠打動那些「紅脖子」,一點也不稀奇。
美國人喜歡以「居高臨下」姿態對人,又會說極其侮辱性的言詞,因為美國人很快就忘了跟對方說了什麼。
他們認為只要極度施壓就可打倒對方;至於會否導致對方含恨在心,繼而出現陽奉陰違等不良後果,都不在考慮之列。
當然,西方也有哲人認為Silence is golden(沉默是金),沉默總比言不由衷或亂說謊言好,只是,很多美國政客無法做到,為了選票,他們可以沒有底線。
民族脊樑
楊潔篪曾對布林肯說:「我們把你們想得太好了。」是一個大覺悟!
布林肯那施「下馬威」的態度,誰也受不了。美國人以為中國人只會韜光養晦、忍辱負重,不過,這些都過去了。
中國人一直注重民族脊樑和血性,那樣才能屹立於五千年不倒。美國人偏愛接觸奴顏婢膝的東方人,優秀又有品格的人近不了身,所以,美國不了解真正的東方文化。
多看中國歷史中寧折不屈的民族英雄故事,才了解「以貌取人」之不濟,何況以目前看西方領袖,連「貌」也不見得令人折服了,再研究一下中國人名字之玄虛吧,王毅以「毅」,謝鋒有「鋒」,也不是亂取的!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