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9日
日本厚生勞動省諮詢機構日前就最低工資提高報告書,指有鑑於日圓持續貶值及後疫情時代通脹,建議將每小時最低工資從現時的961円(日圓.下同)提升至1000円,當局確認的話最快於今年10月落實。
18年前,初到日本留學時,但凡時薪超過1000円的兼職,同學皆趨之若鶩。
那時,一名上海同學每周有三晚到高田馬場火車站某連鎖中華料理餐廳兼職,時薪達1000円,即使翌日筋疲力盡也不願意放棄;其餘兩天,他又到附近的超市當夜更店員,時薪約700至800円。
厭惡時段
當年不做深宵時間(晚上11時至早上5時)工作的話,時薪休想超過500円;早稻田大學地鐵站附近有不少書店和100円雜貨店會聘請高中生當店員,時薪只有400至500円。
想賺多一點的,要到便利店、牛肉飯店和油站等24小時營業的店舖當夜更,不過,少一點體力和毅力都做不來。
時光飛逝,今天日本面對人口老化,勞動省終於把最低工資調升至1000円,對比2005年,升幅超過四成,而日本同期通脹則低於四成,聽起來好像十分「和味」,然而,事實豈會如此簡單。
幾年前到東京時,住宅區吉野家夜間時薪早已超過1200円了,而願意做的大多是身上名牌寫着片假名的留學生,日本店員在這個「厭惡時段」十分難求。
此現象說明日本勞工市場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狀態,年輕人想打工,走進超市提交申請表格便可以,工作時間任君選擇;至於晚間工作,則是外籍勞工或學生找外快的最佳途徑。
日本最低工資有1000円,香港每小時最低工資是40元,在前者物價比後者高的時代,這個現象無可厚非。
可是,現在香港百物騰貴,物價好像比日本還甚。假如往後日本政府願意打開移民大門,大量港人投奔日本賣牛肉飯也不足為奇,反正當地職位空缺比勞動人口更多,輸入「港勞」也不會打爛幾個東瀛飯碗。
敏感字眼
然而,日本面對的Red Tape很多,首先要做的是撤銷留學生每周打工時間不可超過20小時的規限。實際上,筆者當年每周打工超過40小時的同學不知凡幾,只是僱主與僱員都不作聲而已。
其次是放寬兼職人士的薪俸稅評級,目前,日本家庭主婦年薪超過103萬円就要課稅,把這個數字除以1000,每人每年只能工作1030小時 ,即每天不可以工作超過3小時。假如把年薪限額門檻提高到300萬円,相信會吸引大量勞動力投入市場。
此外,若果讓移民者獲得勞動簽證,加上外語學校配套,譬如容許日本學校聘請外來人教英語或中文時附宿舍,應可吸引很多外地人才投職,東瀛不足勞動力這個問題得以解決。
唯一要擔心的是日本社會普遍對「移民」兩字頗敏感,提不願提,講不願講,以上願望,不知道何時實現!
撰文 : 香睿剛
(編者按:香睿剛最新著作《笑看東瀛2》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