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7月28日

余家強 思前‧賞後

乜都覺醒 《Barbie芭比》

Barbie毋須介紹,就是洋娃娃。人類天性貪靚,也愛美好事物,Barbie由美利堅出品,自然dumb blonde,連同她男友Ken,活在神仙般的粉紅色國度,是每一代女孩夢寐以求的玩具,這麼簡單。

但世界不容許你簡單,上世紀中葉以來,女權抬頭,政治正確,Barbie被指物化了第二性,把女子定位於徒具外表、只懂打扮的軀殼;況且自幼荼毒兒童,其心可誅啊!繼而,左膠天下,質問為啥白種人優越?於是,Mattel公司陸續生產打工女郎Barbie、行政精英Barbie、諾貝爾獎Barbie、地盤工友Barbie、黑人Barbie、亞裔Barbie、肥胖Barbie甚至殘障Barbie……暢不暢銷一件事,像履行社會責任,塞住大家把口。是為第一層轉折。

呼應潮流

近年WOKE時代,萬事講覺醒,吹毛求疵,物極必反,反無可反,回心一想,Barbie原教旨主義崇尚的feminine和girlish又有何罪呢?又誰來維此權呢?此際,Mattel主導推出真人電影《Barbie芭比》便甚具保育況味了,Barbie一方面亦要呼應平權潮流,意義深廣,任道重遠,劇本高難度呀。是為第二層轉折。

問題是,兜兜轉轉,Barbie畢竟玩具罷了,小女生抱住覺得窩心、relax就得,她們才是end user,the people your products or services are designed for。毋忘初衷,哪須各種社會專家七嘴八舌?強行炮製出自詡無可挑剔的產品,小女生根本不喜歡,到頭來誰買單?世道催人早熟,你以為小女生不知道Barbie離地嗎?小女生一樣會寄情逃避現實吧。玩煮飯仔啫,何必給她們壓力?

扯遠了,我是男生,雖然老大不小,對電影《Barbie芭比》也感興趣,尤其好奇它如何真人化,希望悅目愉快而已。

我懷着這樣心情進場。

幕啟,形式決定內容,Barbie歷來有不少卡通,真人電影第一次,意味終要面對殘酷現實。序章模仿《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經典史詩式開場,相當搞笑,但漸漸你察覺,女導演Greta Gerwig野心不比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細。接着呈現那浮誇粉紅國度,得力於科技進步,CG已不單逼真,也「逼假」,使真人表達如玩具般質感,載歌載舞,非常過癮,僅此段已經值回票價。

基於政治正確,果然雲集各「色」各樣Barbie和Ken(包括《尚氣》劉思慕),熱熱鬧鬧,主線仍落在白種身上,通稱普通版,要罵還可以罵,正如左膠狠批韓劇《魷魚遊戲》為何沒黑人。

樂極生悲,普通Barbie不小心提起「外面世界」這禁語,赫然發覺不穿高跟鞋是扁平足,大腿現橙皮紋,是為大齡美少女的悲哀,由此與Ken勇闖尋根之旅。對白有時大膽,例如自嘲無生殖器官,有時顯得天真無邪,目睹生老病死又慨嘆萬千。

面對學生妹(Barbie以為是擁躉)意識形態的盤問,一笑置之,偶爾卻大講道理,討論美醜哲學。Mattel管理層和創作人登場屬意料中事,沒挖苦得太深。末段保衞戰說充滿寓意也可,說增添娛樂性也可。本片便如此巧妙落墨,覺醒年代,沒一點內涵不行,同時滿足單純粉絲,各取所需。

我是男生,感受較深是Ken驚覺現實世界由雄性主導,遂回去向Barbie奪權。弔詭在,現實世界裏男人的地位亦岌岌可危,反轉再反轉,情節倍加無奈。難怪網上並稱「芭本海默」(Barbenheimer已成維基詞條),因為它與同期大片《奧本海默》(Oppenheimer)一樣商業與藝術並重,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箇中成功方程式殊途同歸,甚至《Barbie芭比》玩得更出神入化,全球票房大捷。

撰文 : 余家強

[email protected]

 

(編者按:余家強最新著作《佛系推理》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