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4日
5月初,曾到日本參加大阪、京都美食團,因而認識一批內地飲食界新朋友。上星期,他們來港參加四日三夜美食之旅,為此我做了這次美食團團長!這團共有9人,3位來自北京,一對夫婦在南京工作,美麗媽媽從杭州前來,其餘3位是上海過來。9位新朋友有個共通點,除一位是食評家外,全部均經營高級餐館,其中龍哥更是香港人,在北京開設日本餐館,分別有壽司店及廚師發辦,人均消費約4000元人民幣。
當中賴老闆同屬廣東人,與他和龍哥用廣東話交談,輕鬆得多,普通話還要跟外孫兒俊俊學一段日子呢!賴老闆十幾歲進入飲食業,一做便24年,曾在利苑集團工作,對粵菜頗有認識,現在於內地幾個大城市經營高級餐廳。
在上海已開了3間高級餐廳的周老闆很年輕,只有35歲,非常聰明,對老人家尤其有心,我下樓梯時,他會扶着我。曾與他一起參觀京都一間古董店(專賣歐洲水晶),他一入店舖,快速地四周看了一趟,其中一款上世紀三十年代的Baccarat酒杯手工精美,新貨絕不能媲美。當他問過價錢後,二話不說買了多隻,決定快,出手狠,其他人想買便要等另一批。
從南京來的一對夫婦,年約40歲,在沒金主下,勤奮地開拓特色餐館,開完一間又一間,總共4間。其中一店跟當地政府租了一個山頭,每個客人房間都是一間獨立屋,有高價,有中價,非常有情調。另外,他們還開了一間服裝店,更專為自己設計中式衣服。至於美麗媽媽在杭州開設高級日本自助餐店,膽子好大呢!
創新陳皮鮑魚
除了龍哥,從北京來的還有一位餐飲老闆,雖只有40歲,卻已是老行尊。他十來歲入行,曾在利苑工作,學足基本功。他近年研發了「陳皮炆乾鮑」,儲存技巧在於「一層鮑魚、一層廿年陳皮」,當浸發乾鮑時,一起與陳皮浸,即使炆鮑魚也加入陳皮,真的十分期待嘗試這款陳皮鮑魚呢。
這些內地朋友中,包括寧波菜甬府老闆翁總。我曾幾次到訪甬府香港店,與一班食家試吃晚宴,也曾與大師公、女兒及俊俊吃小菜及點心等簡單午餐,最喜歡他們的「薺菜豬肉水餃」和「寧波湯圓」。
今年4月,老友洪先生帶了翁總來吃家宴,有幸首次跟他見面。他對我的「蟹肉燕窩冬蓉羹」感受甚深,原來他曾做過相似菜式,明白製作這道菜充滿挑戰性。估不到我與他同時參加大阪、京都美食遊,有緣再聚。
最後一位朱琳女士為內地知名食家,她喜歡帶美食團到外地「搵食」,最難預訂的餐廳,也有辦法訂到枱,如我們一行13人有幸到京都Noma Kyoto嘗味。
這班識飲識食新朋友來港後,告訴我最希望去大班樓吃飯,為此我不辱使命,訂到一張10人枱。第一餐便去大班樓吃午飯,他們食量驚人,即使訂了標準午餐,再加一道海鮮菜式,以為已經足夠,他們竟說不夠,還要加4道菜,包括「乾炒牛肉陳村粉」!
第二日中午,帶他們到米芝蓮三星中菜館富臨飯店吃點心和小菜,對他們來說是個新經驗。跟富臨總廚黃隆滔(滔哥)認識數年,彼此為交心好友。與滔哥商量後寫下菜單,包括叉燒包、蝦餃、上湯腐皮卷。小菜有油泡豬肚尖、薑葱爆魚頭、油炸鬼焗魚腸、陳皮咕嚕骨、煎封東星斑、豉油王蝦碌、阿一炒飯、甜點炸煎堆。多道菜式均屬古老粵菜,他們從未吃過,尤其「油泡豬肚尖」和「煎封東星斑」。這道東星斑是我好喜歡的菜式,事後大家也覺得比蒸魚還好吃。兩日後,上海周老闆還去了鴨脷洲買海鮮,然後在甬府即席下廚為我們做「煎封紅瓜子斑」,厲害!
第三餐安排大家前往銅鑼灣南華會保齡球場裏的甘棠燒鵝,品嘗多款燒味及鵝肉菜式,當晚尤其出色必屬甘一刀肥燶叉燒,蝦子扎蹄、琵琶鵝、西洋菜陳腎牛鰍魚豬肉湯、一品鵝煲、燒鵝、上湯瀨粉、鵝油撈麵,一貫保持高水準。個人最喜歡「西洋菜牛鰍魚湯」,屬每次必點美食。另半份西洋菜打蓉煲湯,西洋菜味道特別濃郁。
第四餐由我作東道主主理家宴,共有9道菜式。當晚沒做「蠔豉鬆」,改為「紅炆25頭南非吉品鮑」,加上大師公手本名菜「川椒蝦」,翁總尤其喜歡伴菜炸珍珠葉。原本多數用炒芥蘭或清炒菜芯作最後一道菜,這晚卻改為「上湯白菜膽」。
最後一餐去甬府吃午飯,翁總與周老闆等人早上專程去鴨脷洲買海鮮,除了紅瓜子,也買了大馬頭做「家燒」菜式。另外,購得超大隻軟殼瀨尿蝦做成「十八斬」,我特別喜歡「家燒大馬頭」。當日沒機會吃到水餃,因太多菜式了。最後,每人只吃了一粒寧波湯圓。飯後大家商量舉行一次上海美食遊,期待到時再見。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臨海愜意日光屋 |
上一篇: | 本土人氣小店 沙嗲牛肉漢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