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4日
香港的士不單止是一個能惹起爭議的民生議題,同時也在流行文化留下過重要印記。本地歷史上其中一宗最駭人聽聞的兇殺案件,就發生在的士旅途上。八十年代殘殺4名女子的「雨夜屠夫」林過雲,是一名夜更的士司機。他下手的對象,是上他車的年輕女子。林過雲案轟動一時,香港電影也屢次以他為原型編寫角色;由九十年代的《羔羊醫生》、《雨夜天魔》等,到這兩年的《神探大戰》、《命案》等香港電影,都可以見到雨夜行兇的瘋狂的士司機影子。
大概林過雲案太深入民心,使人很容易將一些過激、極端行為與的士聯想起來。導演邱禮濤在1993年就拍過一部《的士判官》,由黃秋生主演,講述主角阿健的懷孕太太臨盆時因為的士拒載,發生了交通事故不幸身亡。阿健從此變得偏執而暴力,決定執行私刑,處決態度惡劣的的士司機。
此片當時被形容為「社會寫實」,反映當刻現況,但電影本身情節非常煽情誇張,只能說是訴諸情緒化的發洩,多於梳理有關的士司機的社會問題。
要數最傑出經典的「的士電影」,相信總不能繞過馬田史高西斯執導、羅拔迪尼路主演的《的士司機》(Taxi Driver, 1976)。電影將一個夜班司機的孤獨和壓抑、跟大城市的交流和對抗,昇華到一個充滿哲思、指涉人的存在意義和目標的層面。無獨有偶,《的士司機》也是一部充滿暴力和意識偏激的電影,不過,它有着無數可以讓觀眾反思品味的細節。
撰文 : 占飛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水火不容 《元素大都會》 |
上一篇: | 香港的士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