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8日
科技與藝術創作在今天已經密不可分,世界各地也有藝術家利用科技與觀眾互動,令藝術品不只停留在觀賞層次,觀眾也可以參與其中,成為創作的一部分。
2001年創立的日本藝術團體teamLab可說是結合科技與藝術的先行者。最近他們來港打造多媒體的藝術互動展覽「teamLab共創!未來園」(7月9日至2024年1月14日,MegaBox),共有6個作品系列展出。一進場,迎接觀眾的是如海底世界的「塗鴉自然──鼓動的山脈與山谷,紅色名錄」展區。
整個區域以藍色波浪投影覆蓋起伏不定的小山丘,瀕危絕種的各種生物化成虛擬影像,在波浪中穿梭,如彩色鯨魚、蝴蝶及蠑螈等,形成龐雜生態系統。但當人走進其中,這生態系統就會開始出現變化,起初踏在這些生物上,他們立刻爆出漂亮的花朵,彷彿沒受影響,但如果繼續隨意踐踏,花朵數目會不斷減少至消失,猶如人類對現實世界的破壞。
未來預言
展覽讓觀眾自行設計喜歡的生物,即場掃描後成為這生態系統一員,這些人造生物會不斷被複製,在場內各處飛翔或游動。由於系統中不同生物環環緊扣,蠑螈吃蛇,蛇吃蜥蜴,蜥蜴吃青蛙,青蛙吃蝴蝶,當人造物種數目太多,就會慢慢造成生態失衡,一下子吃光了食物,依賴其生存的物種也會逐漸消失,儼然未來世界的預言。
另外兩個展區皆以自然繁衍為題。「滑梯水果園」中長長的滑梯上有各種水果投影,當身體滑下就會撞上虛擬水果,撒出種子,碰上代表太陽光的球體後會發芽開花,當花朵碰撞到代表蜜蜂的球體,還會授粉,結出更多果實,不斷循環。「天才跳房子」則是典型的跳飛機遊戲,每個階磚代表一種生物,踏下去,四周將噴發出該種生物,形成豐富多彩的環境。
「小人所居住的桌子」展區有3張小桌,可在上面移動各種廚具餐具,像手指般大的小人立刻跳出,和這些物品互動。在「彩繪城鎮」中,觀眾可繪畫自己的汽車,即場掃描後,汽車能駛進虛擬城市中,「車主」可觸碰屏幕上的車改變其速度。「光球管弦樂團」則有多個發光大球,只要推動和觸碰它,就會發出聲音、變化出不同顏色。
改造樂器
另一個互動展覽與樂器有關。樂器從生產到使用過程中,會造成很多浪費,包括生產到一半被放棄,又或做好後因為一點瑕疵無法售出,即使售出,用了一陣子有點破損,因無法發出完美聲音而被丟棄,本地作曲家鄺展維和聲音藝術家何子洋對此感到可惜。他們深信不同樂器、不同聲音都有其價值,決定把這些樂器重新打造成聲音裝置,組成「再生頻道」互動展覽(即日至13日,香港歌德學院黑盒子)。有缺陷的樂器改造成展品後,連同其小故事一同展出,作曲家也根據再生樂器的特點創作專屬於它們的樂章,於場內播放。鄺展維更會在展覽現場與再生樂器互動及進行即興演出,讓觀眾體會這些樂器的新可能。
除了以上兩個展覽,還有慶祝《小王子》出版80周年的「藝遊宇宙」互動展覽(7月15日至8月27日,The ONE),與本地插畫師合作推出展覽,AR與光影的互動展區,讓人從不同角度走進小王子的世界,重溫這繪本經典。
撰文:卡夫卡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