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4日
通關復常後,香港在建築、運輸、航空、零售、食品飲料、物流、物業管理和酒店等多個行業出現勞動力短缺問題,有「鐵飯碗」之稱的政府工,也有「十個砂煲九個蓋」人手不足情況。日前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會議,原本是討論政府本年度公務員加薪幅度問題,席間有議員關注公務員人手短缺問題,不少議員向政府出謀獻計,本以為會有真知灼見,助政府一手,可惜只是令人失望的「隨口噏當秘笈」。
民建聯漁農界議員何俊賢認為,公務員加薪要具公平性,若勤力工作都是加四點多,旁邊懶惰者亦有同樣加幅,容易令人跟隨懶人的做法。他可能不知道,政府和其他機構僱員,有周年表現評核,表現出色會有晉升機會。電視上看到有些年長警員仍是督察一名,較他們年輕的已是警司級,這就是勤力能締造晉升機會。特首李家超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入職警務處時只是督察級,這說明不是「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
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管浩鳴提出,一些公務員職級,例如技術職級,可否由外地輸入外勞。公務員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梁卓文說明,根據《基本法》,公務員需要是香港永久居民。若議員有做點工夫,應清楚香港自回歸後已有這規定,不過梁也十分得體地加多一句,政府可以透過外判,要求私人企業提供服務。言下之意,政府已有向外找尋人手,這方法較從外地找人當公務員更有效。
身為議員,每月享有由納稅人支付的薪津和其他工作經費,原來也有「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問題。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