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
美國政府再次財赤,要在今個周一限期前解決,否則用盡資金,沒錢支付各種賬單。幸好剛得眾議院、參議院通過《財政責任法案》(Fiscal Responsibility Act)把聯邦政府債務上限暫緩生效,同時削減聯邦開支。待總統拜登簽署便可過關。實在捏一把汗。
堂堂最超級大國陷入如斯田地,政府連年財赤。1985年,美國已由淨債權國變為淨債務國。至今國債已逾31.4萬億美元,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已超過120%。
數十年來,美債觸頂警號頻響,原來強大背後是國債纍纍。
想起一個故事。
一百年前左右,有個人想了一條「妙」計。先借一筆錢,開一間公司,然後把它抵押,得錢開第二間公司。再用這第二間公司借另一筆錢,開第三間公司。如此這般,他開了許多公司。外人不知內裏乾坤,都以為他很富有。
不知是否有些集團、公司,或者個人也是這樣。
故事未完,他提出集資大計。許多人見他實力雄厚,不知不覺相信他,投資下去,坐等收錢。誰料「集資」後,他卻「蝕」光眾人的錢,逃之夭夭。
當然美國不會這樣。事實上她仍然十分強大,是世上第一經濟體,軍力超群,科技更是強項。不過風光背後,原來另一回事。負上巨債,一旦發生大規模戰爭,或巨大天災人禍,未知借不借到足夠錢去應付。
也許可以像上次次按引起的金融風暴後大印鈔票,不知又有沒有上限。再印下去,真的有點似電影裏印假銀紙,要多少有多少。
先「洗」未來錢,用得合宜,可以發展出更大的事業,「洗」出個未來;用得過分,周轉不靈,便有機會真的「大限」將至,「洗」走個未來。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