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6月1日

占飛 忽然文化

向左游 向右游

真人版《小魚仙》(The Little Mermaid)上周開畫,即使在選角等問題風波不斷,但美國本土票房乘風破浪,開畫頭4日累收1.3億美元,超越真人版《阿拉丁》(Aladdin)榮膺國殤日上映票房榜季軍。

近年來,荷里活被批評為了政治正確而「左膠化」,今次起用非洲裔黑人歌手荷爾貝莉(Halle Bailey)擔正,早已引起極大爭議;影評亦趨兩極化,惟數字不騙人,觀眾依然心甘命抵購票入場,一邊鬧、一邊睇。

迪士尼的《小魚仙》改編自1989年旗下同名經典動畫,北美開畫頭4日狂收1.3億元(美元.下同),僅次於1.6億元《壯志凌雲: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以及1.39億元《加勒比海盜魔盜王終極之戰》(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At World's End),排在國殤日歷史票房第三位,聲勢凌厲。

該片台前卡士相當華麗,荷爾貝莉曾獲格林美獎提名、「海王」Javier Bardem是西班牙首位奧斯卡得主、大奸角「烏蘇拉」Melissa McCarthy多次入圍奧斯卡和金球獎,還有新生代Jonah Hauer-King、Jessica Alexander等,別忘了,聲演海鷗是金球獎首名華裔影后Awkwafina!

選角爭議

幕後陣容就更加鼎盛,視覺效果由《哈利波特》班底打造,大導演洛馬素(Rob Marshall)擅拍歌舞片,代表作《芝加哥》(Chicago)曾獲奧斯卡最佳電影,加上奧斯卡八度獲獎的Alan Menke負責配樂和作曲,配合百人交響樂團演奏歌曲,務求做到「唔睇得都聽得」。

《小魚仙》開閘彈出,大收旺場,惟行內行外評論各走極端,「爛番茄」指數觀眾評分達95%,專業評分卻只有67%,如《華爾街日報》則給予負評「電影額外增加多餘兼無趣」;反之,Entertainment Weekly卻形容為「近十年來迪士尼最佳真人版電影」,如此南轅北轍的口味甚為罕見。

選角是該片爭議起點,美籍非裔歌手荷爾貝莉扮演美人魚,與人們印象中皮膚白皙、甜美性感的印象格格不入,甚至被揶揄「摧毀童年回憶」。沒比較就沒傷害,扮演人類烏蘇拉的英國小甜心謝茜嘉顏值極高,難怪網民戲謔「識揀一定揀烏蘇拉」。

毫無疑問,荷里活「向左走」是逆轉不了的趨勢,就連白雪公主也找來拉丁女生Rachel Zegler飾演,便可見一斑。《小魚仙》真人版為艾莉奧的六姊妹改名為Perla、Indira、Karina、Caspia、Mala和Tameka,分別象徵七大洋,發音也具不同民族色彩,追求多元,看來迪士尼像漫威一樣,有信心強大到改變普世價值觀、審美觀。

平心而論,荷爾貝莉歌聲動人,演得落力,她本尊亦毋懼刻薄言詞:「我很自豪代表黑人參演這部戲,無論大家說什麼,也該入場後才作出判斷。」導演洛馬素強調選角時,沒有故意選擇不同膚色女生扮演美人魚,並坦言不作他人選:「試鏡時,她只有18歲,第一眼便認定了她,因當她一展歌喉時,我發覺自己真的流淚。」

聽出耳油

整體而言,《小魚仙》在歌曲和音樂方面的確悅耳動聽,足以令人聽到「耳朵懷孕」,而且笑料十足,絕無冷場,尤其是占飛在優先場親身感受到現場小朋友看得莫名歡樂,笑聲此起彼落。不過,男女主角火花欠奉,成為該片最大缺點,劇情上也未見突破。

話說回來,荷里活主流片商幾十年下來,都不敢挑戰《小魚仙》真人版,畢竟CG技術當時還未成熟、女主角化身成人前穿得太少、原版結局「慘絕人寰」等,導致改編難度極大,吃力不討好。真人版與動畫版相隔超過30年面世,相信迪士尼早已深思熟慮,畢竟主攻合家歡市場,蝕極有譜。

值得留意,香港開畫同期票房只收47萬元,內地收250萬元,南韓則為270萬元,這反映除了北美市場以外,全球成績暫時平平無奇。電影製作費高達2.5億元,要收回成本還須靠後勁,而後勁有多強,就看日後口碑了。說到尾,就算摧毀了大朋友的童年回憶,同時也可以為小朋友製造童年回憶,這就是童話故事的魅力所在。

撰文 : 占飛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