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31日
昨日本欄引述法國啟蒙時代文人儒貝爾的金句:「仁慈是給予別人多過他應得的愛。」讓人想到唐太宗的和親政策。
現今,國人大多認為:華夏天朝的公主/妃子/宮女,下嫁戎狄,侍奉文化水平遠低於天朝的外族,乃是一種屈辱。在天朝國力及不上戎狄時,無可奈何唯有以和親求取邊境的安定,屬於不得已的行為。一旦天朝強大起來,就應該雪恥,像漢武帝驅逐匈奴一樣,鏟除戎狄了!
唐太宗卻不然。貞觀四年(630年),唐滅東突厥,漠北和西域諸國君王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唐朝夠強大了吧!貞觀八年(634年),吐蕃王松贊干布遣使唐朝,要娶唐朝公主。唐太宗拒絕。次年,吐谷渾投降唐朝,接受冊封。貞觀十二年(638年),松贊干布擊破吐谷渾,一邊親率二十萬大軍直逼現今四川省,一邊遣使往長安,致書唐太宗,曰:「若不許嫁公主,當親提五萬兵,奪爾唐國,殺爾,奪取公主。」用語何其囂張!如此狂妄不放堂堂天可汗於眼內,是可忍,孰不可忍?唐太宗怎能給松贊干布滅大唐威風?他即派軍五萬進擊松贊干布,大敗之。
兩年後,松贊干布仍然死心不息,雖然不敢再以武力威嚇,但仍然遣使求親。唐已成大國,何懼手下敗將?照現今國人的想法,應該拒絕和親。豈料唐太宗竟然答應將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松贊干布亦給足唐太宗面子,在西藏興建布達拉宮,迎娶文成公主。沒有文成公主入藏,有沒有布達拉宮?亦成疑問。
此次和親,可謂雙贏。松贊干布接受冊封,唐朝少了一個敵人。松贊干布學習了唐朝的天文、曆法,創製了藏曆,提高了藏人的文化水平。唐太宗既實踐了儒貝爾所說的「仁慈」,給予松贊干布多過他應得的,亦顯示了唐太宗的胸襟和泱泱大國風度。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