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30日
上星期本欄談《葉問》主角死了怎續下去,提及金庸武俠名著《雪山飛狐》(1959)胡斐死了,遂寫出前傳《飛狐外傳》(1960),算一種怪招箍客。《雪山飛狐》尾段胡斐與苗人鳳決鬥,開放式結局,讀者質疑我怎肯定死的一方會是胡斐呢?今次趁此推理一番。大台剛播完內地劇集《飛狐外傳》,記憶猶新。
簡述內容:胡苗兩家先祖同為明末闖王李自成的侍衞,李闖兵敗避世,胡侍衞(綽號「飛天狐狸」)為保護主公,堅不洩露其行蹤,苗侍衞誤以為他害死了闖王,偷襲把他殺掉。多年後,胡家後人胡一刀南下約戰苗家後人苗人鳳,一方面欲解釋真相,一方面比武一較高下。兩人一見如故,惺惺相惜,詎料小人從中作梗,苗人鳳錯手殺死胡一刀,抱憾終生。又廿多年後,胡一刀遺孤胡斐長大成人,因緣際會解救了苗人鳳父女,並與其女苗若蘭情投意合,無奈重重誤會之下,苗人鳳未知胡斐身世,只當他是侵犯女兒的淫賊,一言不合,便在雪峰絕地決鬥。這段原著寫得頗複雜,總之打着打着忽遇雪崩,兩個只能活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否則一同葬身山難。本來旗鼓相當,但胡斐驀地窺破苗人鳳劍招破綻,刀光四面八方包圍,苗人鳳「閉目待死」,千鈞一髮機會,「這一刀到底劈下去還是不劈?」小說全文至此戛然而止,留下金書最大懸念。
宿命使然
怎麼我偏肯定死的是胡斐呢?文學喜歡表達「宿命」,胡家從飛天狐狸到胡一刀皆飾演犧牲者,苗人鳳的宿命則在抱憾終生。胡斐犧牲,苗家再一次殺錯好人,才達到宿命極致。胡一刀、胡夫人、田歸農、前妻南蘭、胡斐,甚至女兒因胡斐之死離父而去,親友仇敵都跑光了,獨留苗人鳳淒苦「獻世」,悲劇色彩更濃厚。
重點在,苗人鳳胡塗無知,胡斐卻屬全部知情者。若死的是苗人鳳,胡斐明知未來岳丈身份而苟活,就愧對苗若蘭,就不是大豪傑胡斐了。要記着,當時胡斐掌握主動權,胡斐有得揀,苗人鳳無得揀,有得揀而選擇由對方替死,並非俠士行徑。在現實當然可能,在武俠小說不太可能。
所以,表面上五十五十的開放式結局,內裏金庸已暗示得昭然若揭。
影視愛自作聰明,或曰不想unhappy ending,隨便改成「雙活」,例如TVB版《雪山飛狐》(1985),危急關頭,謝賢扮的苗人鳳問幾句你跟胡一刀啥關係,呂良偉扮的胡斐答幾句,三扒兩撥冰釋前嫌,齊心協力逃出雪崩險阻,落山找苗若蘭大團圓。這明顯違反作品恩仇莫辨的原意,既失掉懸念之美,亦沒真正解決問題。
無言結局
眾所周知,金庸諸作包含歷史背景,某程度是「相連」的,環環緊扣,《雪山飛狐》恰恰時代排最後——並非指創作年份,乃指它處於那虛構的武林紀元——即清朝乾隆年間。
《雪山飛狐》的收束,等於金庸武林紀元收束,而這收束竟是個無言結局,戛然而止,因不忍明言也,我們沒法從往後江湖人物口中印證胡斐壯烈犧牲。世間盡多無名英雄,後世亦恐湮沒,悲乎!
撰文 : 余家強
(編者按:余家強最新著作《佛系推理》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為何香港生育率全球最低? |
上一篇: | 言有盡 意無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