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31日

張綺霞 訪談錄

學者研究街坊眾神

宗教研究常探討信仰理念、哲學等,給人「離地」感覺,兩位本地宗教研究學者龔惠嫻(Chris)與韓樂憫(Naomi)很想補充當中不足,因此和幾個朋友在2020年發起「Diversity in Hong Kong」多元文化研究計劃,訪問一些在香港信奉少數宗教的人,了解他們的生活和想法,包括這次受訪的兩位信徒,更撰寫成新書《街坊眾神: 世界宗教在香港》,希望外界能多從一般人角度了解不同宗教。

Chris解釋:「宗教歷史多只記錄官方或領袖的說法,一般人的經驗也重要,他們也應該有自己的話語權。」

促進宗教對話

他們想透過生活化的角度介紹不同宗教,促進宗教之間的對話,讓社會更和諧。Naomi指出,「在宗教研究中一個很重要的態度,就是去同情地理解,面對跟自己不同的宗教想法和做法時,我們總會帶着許多判斷。我希望人們能放下這些前設,真正了解這些信徒,聆聽他們的生命故事。」

Chris、Naomi和朋友特地訪問一些小眾宗教,或主流宗教中較少人信奉的分支,藉此描述香港的宗教多元現象。Naomi解釋:「希望更多人能立體地看到每個宗教是怎樣的,其影響力何在,如何轉化生命。」這些宗教常被貼上「異端」乃至「邪教」、「迷信」標籤,但Chris認為社會應該包納不同聲音。

作為宗教研究者,她常被問到如何分辨邪教。「在我來說,一切都只是宗教現象,沒正邪之分。我們不會站於一個正統立場去批判與我不同者為邪教。人們常劃出界線,分開『我們』與『他們』,這也是許多矛盾與衝突的起點,我們很想透過推廣宗教多元,讓社會理解大家擁有一樣的人性。抹走這些對立,才能欣賞多元。」

外界判斷一個教派為邪教,常因為裏面出現剝削和壓迫,就算被認為正統的教派也有機會出現這些現象。Chris認為:「人總會犯錯,宗教組織正是由人構成。」迷信也如是:「當一個人放棄思考,無論信奉什麼宗教,都有機會變成迷信。」

Chris希望,人們能多了解身邊信奉不同宗教人士,因為開放自由的宗教氛圍,正是香港難得的優勢。「香港滙聚不同種族和背景人士,很多宗教團體最初來到此地並非為傳教,只因跟教徒來此地做生意、為英軍提供服務,他們在商言商,不執着於信仰不同,才能在此地共存。希望大家能保持這種本地特色。」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