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16日

占飛 忽然文化

知易行難

知行關係是倫理學的重要問題。儒家尤其重視知行關係,由孔子到孫中山,無數思想家都探討過這個問題,結論不離以下三者:知易行難,知難行易和知行合一。知行問題的知,不是指認知,而是知善惡、對錯、是非,即所謂德性之知。

孟子主張性善。人人天生就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端,就像人有四肢一樣。故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就不假思索的起惻隱之心,想辦法拯救孺子。若人本性知善,那惡從何來?答曰:知善不一定就會行善。性善論者主張知先行後,知善易,行善難。

《聖經.舊約》第一章《創世記》,神創造了亞當和夏娃,安置兩人在伊甸園,告誡他們不可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夏娃敵不過蛇的游說,吃了,又給亞當吃了。他們明知那果子不應吃,卻知易行難,犯了罪。

彬彬君子

如此看來,知行關係最早的答案是知易行難。《古文尚書》已有言:「知之非艱,行之惟艱。」即行比知艱難。此處的「行」不是指一般人的行為,而是指施政。此語叮囑統治者知道了什麼政策是好的、善的,就應不避艱難險阻去實行。後來考據《古文尚書》是偽作,卻無損此語的真理。

《左傳》昭公十年記載了鄭國上卿子皮的慨嘆:「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荀子在《儒效》篇講得更明白:「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為聖人。」聞不如見,見不如知,知道了就要實行,實行了,知不足,就要學。孔子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又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學文到文質彬彬的地步,就是君子。荀子認為:行然後學,學然後明,明白什麼?明白義理,就可以成為聖人。

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寫道:「哲學家過去只用不同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他沒直接講到知行孰易孰難,但肯定了知先(解釋世界)行後(改變世界)。過去的「哲學家」知而不行,可見知比行易,行比知難。

另一派認為知難行易。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是代表。他認為,沒有人明知一事為惡、錯、壞,仍然去做,所以惡源於無知。德行等於知識,可讀柏拉圖對話錄《米諾篇》。宋代程伊川有句話,意思跟蘇格拉底的看法很相近:「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淺……人為不善,只為不知,知之則至之。」知道了,就能做到。

再看伊川怎樣講知的重要:「人力行,先須要知……自古非無美材能力行者,然鮮能明道,以此見知之亦難也。」意思是,自古以來不乏人能行仁義,卻因不明白義理(鮮能明道),故未能行。伊川亦同意《大學》教導的先知後行: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人有志於學,就會致知,致知「在明理,或多(認)識前言往行(前人的言論行為),識之多則理明。」理明,便能「樂(意)循理」。

格物致知

此說有個問題,若先要誠意正心,才能格物致知,而不是敷衍教師學校。可是,誠意正心是個人修養,修養算是「知」還是「行」呢?管寧跟華歆割席,皆因華歆讀書沒有誠意,不能正心(專心)。華歆不可能不知《大學》的教導,只是未能實行而已!那是知難還是行難呢?朱熹提倡格物致知,當然強調知的重要,他只能如此解釋:「如人要做好事,到得見不好事,也似乎可做。方要做好事,又似乎有個做不好事的心,從後面牽轉去。這只是知不切。」知不切和知得淺,是同一意思。華歆就是知不切和知得淺的典型例子。

朱熹喜歡調和矛盾。對知行問題,提出「知行常相須」,相須即互相需要:「如車兩輪,如鳥雙翼。」車輛要互相配合才能行走,鳥雙翼齊拍,才能飛翔。朱熹又說:「知行常相須,如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他用輕重代替易難,講知行相長:「知與行,工夫須著並到。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二者皆不可偏廢。」

撰文 : 占飛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