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9日
去旅行,最怕意外。
一場意外,隨時令心情全沒。偷失搶病,四大皆空。
Mood這件東西,是要在期望中培育出來的。期望失落,Mood全消;同樣,安排欠佳,令人懊惱;更甚者,為了避免這些安排意外,做足防備,最終仍出現了,當然難以接受。當所有責任都錯不在己,卻要一力承擔,令難得的假期變成泡影,大發雷霆、感到光火,也很自然。
大流行,令人人生活來個大兜亂。餓旅行,愈餓愈折墮。
復活節假期最後一天,估計有50萬人回港,不知有多少一肚火的人?其中一位,肯定是我朋友。全香港市民苦候多年迎來一個通關出外,卻換來呻到樹葉都落的經歷。
早在超過半年前,當時新冠仍令世界天翻地覆。朋友是機靈人,眼見鄰近地區,一個一個開放,決心賭一鋪。幾個老死,一起訂機票,以免屆時一旦通關,措手不及。
香港人,旅行比買樓重要,大家都明白。懂未雨綢繆,醒目;聽落,肯定無問題。當然,若到時通關無望,這是calculated risk,預咗先。然後,香港漸復常;於是,訂酒店、訂餐廳、訂景點。
3月下旬,旅遊網站Booking.com通知,要改早一日一大早回來,才有機票,否則只會退訂金,自己訂的酒店等,貴客自理。朋友只能接受,一個個booking取消賠訂。然後噩耗加碼,要改遲一天的凌晨2點機;錯愕之際,對方傳來:只有4點。不要,退回訂金。
最後,要自己馬上另外付錢訂票往深圳,從寶安機場一路狂奔,在凌晨連滾帶爬勉強12點過深圳灣。問泰航,並不知情;問agent,不清楚航空公司安排;誰負責?不合理懷疑,配合特區政府,希望市民留港消費?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世界上最美書店(下) |
上一篇: | 香港金像獎不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