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3月3日

陳穎賢醫生 婦產科

子宮有話兒

打算生育的女性,最關心子宮健康,因為它正是孕育小生命的重地。而與子宮相關婦科疾病並不罕見,例如有流產風險的子宮腺肌症。

子宮腺肌症(又稱子宮腺肌瘤)是良性囊腫,屬子宮內膜異位的一種。患者症狀不一定明顯,或僅略有不適;常見可導致經痛劇烈、經量過多,甚至出現貧血。加上經血積聚於子宮肌肉層以致子宮腫大如球狀,繼而壓迫到骨盆底肌肉、膀胱,造成骨盆腔疼痛。

由於部分症狀相近,一般人容易混淆子宮腺肌瘤和子宮肌瘤,醫生會從臨床檢查,配合陰道超聲波作診斷,或有需要進行磁力共振掃描。事實上,兩者雖同屬子宮良性囊腫,但前者主要因經血逆流積聚於肌肉內層的子宮內膜形成腫塊;而後者則是子宮壁平滑肌細胞增生所致。在大多數情況下,當子宮肌瘤體積較細而又沒有明顯病徵,一般會定期觀察而毋須治療。

反之子宮腺肌症情況較複雜,因此症可能會遍布子宮肌肉層。若採用手術切除治療,容易傷及周邊肌肉組織,所以將整個子宮切除是最徹底的根治方法,惟不適用於仍打算生育的女性。為了延緩子宮腺肌症病情惡化,醫生一般以保守治療為首要考量。如屬集中一個位置而形成的子宮腺肌瘤,可嘗試利用手術將腫瘤切除,保留子宮。

不過由於病灶廣泛,界限不清,手術難以將腫瘤完全切除,故手術後或須輔以藥物治療,減低復發機會。

子宮腺肌症患者接受治療後,仍有機會懷孕,可是要注意胎兒在子宮發育期間,同時誘發腺肌瘤增大,容易出現流產風險。所以部分醫生會為有流產徵兆患者注射黃體酮(俗稱「安胎針」),抑制子宮收縮,令胚胎順利着床生長。

若女士打算懷孕,可是持續有過多經量、經痛劇烈的症狀,建議盡早接受婦科檢查,認真處理健康問題,自然有利懷孕成功。

作者為婦產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健康體魄有助懷孕,婦科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編者按:陳穎賢醫生最新著作《婦科煩惱答問書》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