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4日
香港很小。照道理,在街上遇見熟人的比率一定不低。是嗎?
住在大坑十二年,幾乎每天都去銅鑼灣,在這兩區遇過幾多熟人?最常碰見的肯定是鄰居,尤其在小巴站附近。不過這種偶遇屬於預計之內,就等於在學校附近見到同學老師一樣,沒什麼稀奇。
在銅鑼灣工作的熟人,十二年來遇過的,應該不超過一百人。跟美甲師最有緣,除了去修整指甲之外,平日也總會在街上、茶餐廳碰見她。不過她愛光顧的茶餐廳,我也常去,口味接近,要碰上不難。
其他地區遇見熟人的機率則更少。在尖沙咀住了五年,但只在該區遇過幾個朋友。九龍公園徑是最常發生偶遇的地方。中學同學、雜誌社舊同事、做唱片時的錄音師、跳印度舞的同學,都曾在九龍公園徑碰到。
有網民在討論區上計算過,以一個有六百萬人的城市為例,如果一個人經常外出,那麼他每天大概會「見到」七百人,大部分擦身而過,近距離相遇,面對面而坐,或彼此有眼神交流的,則少於三百。而在同一區,大約有三成人是「常客」,他們在那裏上班、生活,餘下七成,大約二百人,就是每天會遇見的「新人」。要在六百萬人中,遇見二百張新臉孔,再在當中看到想見的,絕不容易。
台灣說大不大,說小,卻依然比香港大許多。要在台灣遇到認識的人,更難。
然而,我卻坐上遇見台灣演員許光漢的列車。那天正準備進入高鐵車廂,跟我們同時抵達門口的男子,讓我們先上。我抬起頭講謝謝——咦,眼前人不就是許光漢嗎?我有點不敢相信,坐下後還在想,是不是認錯人。到了台中,他站在我們座位旁等候下車,丈夫問他「你是不是許光漢」(對,是我逼他問的),他回了一句「你好」,再看到其他乘客跟他打招呼,證實是他。
在街上偶遇想見的人,機率很低。那天我以中六合彩的運氣,遇見許光漢。啊忘了說,當日,是情人節。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悲觀或樂觀,面對的也是同一個世界。 |
上一篇: | 你導戲,我做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