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2月22日

毛羨寧 盡付笑談

不敢當良師益友

最近我回牛津基督堂學院參加Entrepreneurs Circle分享會,遇到一些令人不悅的事。首先出席率低,只有十多位學生出席,另外三位是學院職員,還有四位舊生。現在才第二個學期,沒有考試壓力,不知道學生忙什麼。講者Kate Jillings曾任職於藥廠、銀行,在數據科技的領域三度創業,無論文、理、商科的本科及碩士生,理應感興趣。另外,Kate講述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後,問了一句:「Shall I talk about my 10 life lessons?」竟有兩名學生猛然站起來,不說抱歉、不感謝講者從倫敦專程而來,頭也不回地大步離開。因為我們人數不多,大家寂靜地目送他們,然後Kate對着門口說:「I guess not for them.」

這種無禮態度,似乎並不只是在Gen Z身上才出現的問題。Sheryl Sandberg是Facebook(Meta)前首席運營官,十年前出版的暢銷書Lean In寫到,一位女下屬有眼不識泰山,抱怨公司沒人願意當她的mentor,暗指Sheryl聲言會幫助女性打破glass ceiling,卻沒名正言順地收她為徒,給她晉升機會。其實她並無付出努力,運用觀察和合作的機會,從同事上司身上學習。Kate也舉例出一則荒謬的LinkedIn職業社交平台訊息,對方自稱是年輕創業家,說:「Hi. We are both human being's. Let's connect.」毫無禮貌,連human beings的文法也錯誤地加上撇號!

在教會也碰到一位澳洲長大的香港男學生,是牛津法律系碩士,準備繼續博士班研究。他還沒申請獎學金,我便想到幾個選擇,正打算給意見,他的眼神已經游離,可能覺得跟其他同輩互訴苦水較親切。他不知道我的履歷,也不感興趣。我只希望他將來不會責怪香港人不協助香港「學弟」、教徒不幫教徒。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