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5日
社交平台某專頁近日列舉出「非香港本土用詞」清單,呼籲大家別講別寫,包括:素質、計審、網紅、說法、抹黑、團夥、處所、打造、渣男、顏值、小三、包包、底氣、一次性、富二代、性價比、速食麵、小鮮肉、方方面面……不只此專頁,本土派都愛搞這科,旗幟鮮明。無以名之,姑且稱為想建立港語系統吧。
所謂港語,是怪胎,僅一場迷思。在聲音上,明明香港講廣東話,許多懶音青年竟反過來嘲笑正宗廣州腔老套。之前討論過,不贅。
緣木求魚
在用字上,港語等於排他性。學校作文不能夾帶英文、口語和潮文,本土派倒不避忌這些,直接說,他們避忌的是大陸,上綱上線到顏色取向,一切疑似來自大陸的用語,視如洪水猛獸,憑此區別自己人抑或新移民。
可惜,要逐一正本清源毋寧緣木求魚,常常產生誤會。例如「方方面面」,我在某報專欄偶爾寫過,讀者怪我,我答孫中山先生演講曾說「方方面面」,對方就無言了。於是我幾肯定,本土派純粹針對大陸,其餘無礙。又有讀者話:「『方方面面』咁累贅,『各方面』得啦。」朋友,文章玩味道,靈活運用,「形形色色」寫「各形色」也可以呀,味道卻不同。這亦是我寧願行文駁雜一點的原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第三者」文謅謅,「二奶」強調包養關係,「小三」含意較活潑,何必禁用呢?「衰佬」通常指已婚,「浪子」抬高了,「渣男」程度比「賤男」輕微,有時才貼切準確,視乎情況,適合便對號入座。不講「網紅」,唯訴諸英文KOL;不講「一次性」和「性價比」,我直頭不知怎講呀;「包包」乃台灣叫法;「抹黑」港人一直用,請勿抹黑……諸如此類,經頭腦清醒的網友們留言指出,專頁便又話修訂,畢竟左支右絀,辛苦了。
提起誤會,「派出所」大概最令人覺得大陸色彩,若告訴你,它見於日文漢字則如何?哈日者即變趨之若鶩?仇日者即變深惡痛絕?何止,邏輯、社會、經濟、哲學、歷史、物理、化學、主義、幹部……幾乎一切學科名稱乃至大量詞語,都從東瀛來,無他,傳統文言文慣用單音節詞,五四白話文運動(1919年萌芽),知識湧進,亟需新辭彙,剛巧文壇旗手如魯迅兄弟和郭沫若等皆留學日本,遂順勢移植無數彼邦雙字詞。
舉例「社會」,在古書指祭祀廟會,賦予它society現代定義的卻是日本。沒啥可恥的,語言發展便這樣,自古已然,互相衝擊影響,誰有把握自認純淨中文?內地用語傳入,撇開政治,總豐富了我們的世界。
自然淘汰
「打造」的確肉酸,什麼都打,戰鬥民族,你就少用吧。同胞喜歡縮短,「雙規」、「三觀」云云,像猜謎,你不屑用,卻要懂,否則無法溝通。畫地自限,衝不出鯉魚門。已經普遍流行的,擋都擋不住;壞東西終會自然淘汰。妄圖規定哪些屬於禁語不准使用,唯我獨尊硬割裂,豈非似上世紀文化大革命?豈非恰恰本土派所最痛恨?
撰文 : 余家強
(編者按:余家強最新著作《佛系推理》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α-酮戊二酸(AKG) 作為可減緩生物衰老的補充劑 |
上一篇: | 郁達夫加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