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日
報載,妙齡少女王佳恩聖誕獻歌,網民盛讚唱功完勝炎明熹云云……你猜對啦,王佳恩就是炎明熹,炎明熹是藝名,網民在搞爛gag啊。替母校中學表演,她當然用真名。問題來了,既受歡迎,當初又何必改藝名呢?
我知我知,改藝名為着容易記,響亮,也往往帶意頭——炎.明.熹,三字一望而知彌補所謂五行欠火,果然,小妮子透露過,源自歌唱老師手筆。一般想法,全靠名改得好,所以比賽奪冠入行吧。卻真的嗎?她大紅大紫嗎?潮流興自然,從這次網民反應,喜歡「王佳恩」多於「炎明熹」,若沿用真名,可能一早更加紅,天曉得。但師傅們(包括歌唱老師、上司和風水師)不願相信,因為不改,不足顯示自己點石成金呀!文青電影乾脆標題《王家欣》(2015),就寧取那份鄰家女孩親切感。「炎明熹」滲一股「娘」味和迷信八卦,與伊人sell清純格格不入,與時代脫節,只怕阿茂整餅了。
評頭品足
在舊時代,尤其梨園,藝名愈離地愈假愈好,給予觀眾超凡想像。我聽某前輩講,還另具理由:優伶屬於賤業,遭評頭品足,紅不起「陀衰家」,所以不以真名示人,將來轉工,洗淨鉛華用回真名便不怕被認出,重新做人,不留痕跡;如果怎樣都認得出,證明夠紅搵到食,就毋須轉工了。思之唏噓。
故意求平凡也有。君記否?王菲以前叫王靖雯,「王菲」卻才是本名(嚴格而言從母姓夏),新移民初到貴境,唱片公司上司陳少寶欣賞其歌藝,唯嫌菲字大陸化,改成似足港女的「王靖雯」,洋名Shirley,扮同聲同氣。詎料王小姐一飛沖天,立即復辟「王菲」,洋名Faye,愈發蜚聲國際。多年後檢討,陳少寶算否錯呢?他踢穩陣波,老套很棹忌的,猶如「葉蘇群」非改「葉子楣」不可,但王菲稍稍差異,當年民情頗能接受北方氣息,擁抱祖國,像黎明突顯《我來自北京》倒覺有型有款。換轉現今,歸屬感微妙變化,又滄海桑田。
順帶一提,「陳少寶」也是改的,任職DJ時期叫「陳小寶」(真名「陳世明」),他笑向我解釋:「男人到時到候要多條嘢。」音樂大師劉家昌教路:「多少的少,照讀『小』就得。」可見大家幾在乎,字容許不同,音還是一樣的好。反正倉頡原意「名」從夕從口,古人夜夕看不清對方,憑口喚名相認,最緊要發音。正如陳松齡改「陳松伶」,也出於此思路,亦出於劉家昌手筆。不過,松松姐姐告訴我,有點不習慣。論筆畫,伶精簡;論深入民心,畢竟老寶號較佳。
適得其反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命愈批愈薄,名亦恐愈改愈差。女星莊思敏改「莊鍶敏」,符合同音且彌補五行不足的大原則,但鍶字未免太僻,化學元素Strontium嗎?何況,妹妹莊思明和莊思華,「思」乃家族排行,硬改則代表割裂關係,寓意欠佳。
講到尾,已經成了名的藝人再三不五時改名而更紅的例子,大概沒有。
撰文 : 余家強
(編者按:余家強最新著作《佛系推理》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