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1月5日

伍懷璞 國學與生活

立冬補冬 先要引補

今年新曆11月7日是立冬。中醫指「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立冬過後,人體內的陽氣順應大自然「冬藏」的規律,便會開始內收。此時,身體為抵禦寒冷,食慾逐漸旺盛,並喜食高熱量食物。其實,自古便有「立冬補冬」的傳統,今期一述。

立冬,代表了冬天的來臨,氣候由秋爽宜人,轉向寒冷刺骨。大自然陽氣趨向閉藏,萬物也將蟄伏收藏。此時,人體的陽氣也隨着自然界的轉化而潛藏於內,按《易經》「天人合一」之理,人之養生該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要「養陽護陽、補腎藏精、養精蓄銳」,於是,民間便有了「立冬補冬」的傳統食俗。筆者認為,「立冬補冬」宜重在調理脾胃,合理滋補,才可為冬季進補做好「引補」。

食之習俗

古時,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是個很重要的節日。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行「迎冬」之禮,並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民間則在立冬日在家祭祖祭天。農民會在立冬日休息一天,殺雞宰羊,備時令佳品,一方面祭祀蒼天,謝天賜豐年,並祈求來歲風調雨順,一方面祭祀祖先,盡為人子孫的孝務。祭祀後的酒食,也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

民間十分注重立冬的吉祥意義。如浙江紹興地區有立冬之日釀黃酒的習俗,認為從立冬到來年立春這段時間,最適合做黃酒,稱為「冬釀」,以祈求福祉。

河南、江蘇、浙江等一帶,在立冬日還有用各種香草、菊花、金銀花煎湯沐浴的活動,稱為「掃疥」,以求治癒疾病、身體健康。而最具普遍性的民間習俗,當屬「入冬日補冬」的食俗。

中醫認為,冬季是人體進補的大好時節,民間有「冬令進補,開春打虎」的諺語。立冬後,人體新陳代謝減慢,消耗減少。冬令進補能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儲存於體內,從而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且冬季寒冷多吃溫補之物,不易上火。

陰陽平衡

對於大多數健康人群而言,「冬令進補」是指飲食調理的過程,通過膳食的平衡來調節人體內的陰陽平衡。《黃帝內經》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中國人數千年來一直依照此營養方案,以素食五穀為主,以葷食為輔,同時不偏食。

這一飲食觀被現代科學所證實,亦有指導意義。但筆者建議,冬季進補前,最好先做「引補」,即給身體先打好底子,使胃腸適應,以防「虛不受補」的情況發生。

一般來說,「引補」即在立冬後至冬至前進行,譬如選用芡實燉牛肉、羊肉生薑大棗湯,或芡實、紅棗、花生加紅糖燉服,以調整脾胃功能。

立冬是人們進補的最佳時期,每逢立冬,南北方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補,較流行的補冬方式有食人參、鹿茸、羊肉及雞鴨燉八珍等。清代宮廷在立冬時有吃涮羊肉的規矩,民間習俗在立冬「交子之時」吃的餃子,也多為胡蘿蔔羊肉餃、洋葱牛肉餃等。

四虛四補

中醫所說的進補,是一種針對虛證的治療方法,即補充人體不足。其實,現代人一般都不「虛」,多不缺乏營養,但失調則較嚴重。故冬令進補必須按照「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原則,視陰陽盛衰具體情況,而有針對性地進補,切不可盲目進補。

虛症類型有四類,分別是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氣虛者少氣懶言、神疲乏力、胃口不好、自汗,動則加重;頭暈目眩有時伴有浮腫、脫肛等症。

血虛者面色蒼白或萎黃無華、唇甲色淡無華、頭暈眼花、心悸、失眠、乏力、手足發麻、舌淡、脈細無力等。

陰虛者形體消瘦、頭暈目眩、口燥咽乾、眼目乾澀、心悸、失眠,舌紅少苔;甚或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顴紅耳鳴、腰痠遺精等。

陽虛者面色蒼白、疲乏無力、少氣懶言、畏寒肢冷、蜷臥自汗、品淡乏味、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質淡、苔白、脈遲無力等。

按照中醫理論,滋補養生可分四類:

一、補氣:針對氣虛體質,包括精神易疲勞、行走後冒虛汗、說話無力,可多食用益氣健脾食物如紅棗、花生、山藥、糯米、胡蘿蔔、雞肉、豆漿等,中藥材則是紅參、黃芪、白朮、五味子等。

二、補血:針對血虛體質,包括頭昏眼花、面黃唇白、心悸失眠、月經量少且色淡等症患者,可選用有補益作用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豬血、桑葚、海參、魚類、豬肉、胡蘿蔔、黑木耳、龍眼肉等,並搭配有補血作用的中藥如當歸、熟地、阿膠、白芍、首烏等。

 

三、補陽:針對陽虛體質,如手足冰涼、怕冷、腰痠、性功能低下者,可食用具有補陽助火、溫腎助陽的食物如羊肉、鹿肉、蝦、枸杞、韭菜、鴿蛋、鱔魚、核桃仁等,配中藥材如鹿茸、杜仲等。

四、補陰:針對陰虛體質,包括兩頰潮紅、手足心熱、盜汗、午後低熱、婦女白帶增多等症,可食用具有滋養陰液、生津潤燥功效的食物如銀耳、木耳、梨、牛奶、雞蛋、葡萄、白菜等,以及白參、沙參、天門冬、鱉甲、龜板、冬蟲夏草等中藥材。

此外,冬季進補還應考慮地理環境因素。一般而言,北方地區天氣寒冷,進補宜以溫補為主,注重補腎養精助陽;長江以南地區氣候較溫和,進補應以清補甘溫之味為宜;高原山區因雨量少,氣候偏燥,進補應以甘潤生津之品為主。

撰文 : 伍懷璞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