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3日
情況總是這樣:有些東西你明明好想去記(尤其考試前一夜溫書時),但總是記不入腦;也有一些,你從來沒想過或提醒過自己去記,卻又會一直記住。
例如某個朋友的電話號碼。其實已經好多年沒見面,但在人生某段時間,經常傾電話(人類歷史的確存在過會傾電話、想打電話給某個人又不用先問准對方的時期),或許把對方電話號碼按得太多了吧,從此,深植於腦袋某個我從不察覺的區域。
又例如某幾個小學同學的生日日期。每逢踏入八月,好奇怪,腦袋就會自動想起其中一個小學同學是在八月某日出生,並自動浮現她的樣貌——小學時的樣貌,畢業後,我們就再沒有見面和聯絡。仍記得某個朋友的電話號碼,我還可以理解;忘不了一個多年不見的小學同學在何月何日出生?實在不能明白,這個對我來說談不上有什麼意義的日期,是怎樣,以及為何一直被我的腦袋記住?反而某些還有見面的朋友,總埋怨我忘記他們生日……
作為我腦袋的主人,不是應該由我本人去決定,哪些記憶值得留低?哪些記憶不用留下來嗎?
如果我沒有這個決定權,那麼,記憶的存在與消失,當中究竟有沒有一個機制?
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隨着每個人的電話號碼都已被記在電話裏雲端裏,每個(重要程度不等的)朋友生日日期,都由臉書話我知,有些東西,已不用再主動去記,反而有更多以前根本不需要記的,不得不好好記住——生活上各種密碼,用來開電腦開電話打開屋企大堂那道門等,這些算易記,最難是那些登入網上服務的,除了數字,還有英文並規定要分大細楷,而為保障自己,每隔一段時間又要更改密碼。
人有煩惱是因為記性太好?我倒認為:人有煩惱是因為有太多濕碎東西要記但偏偏記性不好。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壽司之神不用的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