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8月1日

梁寧茵中醫師 生生不息

長者篇之口腔保健

72歲的曾先生經常覺得口腔發熱、牙肉腫、時有牙血、舌紅苔黃、大便不暢,曾飲「涼茶」清熱但無效,來到我診所時,要求開些較強的清熱解毒藥瀉火。

四診合參後,我診斷他為胃火牙痛,便開了5天的清胃散加味給他,內有石膏、知母、升麻、大黃等,叮囑他每天早午晚用鹽水漱口,避免吃辛辣煎炸及抽煙飲酒;此外,我建議他作一次徹底的牙齒檢查,看看牙齒或牙肉有沒有問題。

服中藥3天後,他託兒子告訴我,說牙肉不腫,口腔發熱明顯改善,大便亦暢順,但因為牙齒一直沒有不妥,只是有些鬆脫,所以拒絕作牙齒檢查。

經過一番勸告後,他終於去看牙醫,到中醫覆診時,他告訴我牙醫說他患了嚴重牙周病,有兩顆牙齒已作廢,要盡早拔走,否則會反覆發炎。牙醫亦提醒了他,拔走了牙齒後會出現空位,鄰近的牙會向空位傾斜,而缺少兩隻真牙後會影響牙齒的整體咬合動作,降低了咀嚼的能力。

「四多」情況

在注意健康問題時,很多長者會忽略了口腔保健,他們口腔的情況常出現「四多」:蛀牙多、牙周病多、無牙空隙多及假牙多。牙肉出血時會當「熱氣」看待,想到的是飲涼茶、吃水果解熱,而非立刻看牙醫,查明原因。至於牙齒鬆脫更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大不了便斬草除根,換上假牙,套上去便可以,既方便又簡單。

口腔健康是守護長者健康、保持生活質素的第一道關口,牙齒是身體用得最頻繁的部位,有輔助咀嚼、吸收營養、幫助發音、保持個人形象的作用。而每一顆牙齒都含有神經、血管與淋巴管連結全身。

當口腔布滿細菌、蛀壞牙齒或慢慢形成牙周病後,當中的炎症因子便會增加肺炎、心血管病、糖尿病、關節炎、失智甚至是癌症的風險。

以牙周病來說,除了會出現牙齦紅腫、流血之外,還會有習慣性口臭或剔牙時有異味、牙齦萎縮、牙縫加闊、牙齒對冷熱食物敏感、咀嚼時覺得咬力不足、牙周膿腫、牙齒會搖動等。

定期檢查

長者要保持口腔健康,首先要定期去看牙醫作牙科檢查,了解自己口腔的健康狀況後,再訂下治療計劃,從蛀牙的填補、牙周病治療、不良牙齒拔除整理到最後假牙的製作完成;每6個月應洗牙一次,清除牙齒上的陳年牙結石污垢,學習正確的刷牙及洗假牙的方法,定期更換牙刷,若佩戴假牙時感不適,如太緊或太鬆,就應聯絡牙醫以作調整或更換。

飲食方面,碳酸飲料、太硬或帶骨的食物,黏牙或含糖食物,酸性食物如檸檬、西柚或果醋等都會傷害牙齒的琺瑯質,長期嗜吃這類食物的人,牙齒也會變得敏感,所以食用時不要讓酸性物質在口腔中停留太久,食後可漱口或喝暖水將酸性物質沖走。

牙齒的長壽與口腔清潔及生活習慣有關,不是年紀大了就會脫落。我認識有不少老友記,他們也保持着整齊的牙齒,其中是我尊崇的「中醫泰斗」李輔仁先生,他現年103歲,就曾說過一句話:「牙齒全是我的。」

作者為註冊中醫

 

[信健康] 長者保持口腔健康,中醫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