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5日
林漢明最長時間研究的作物,不是稻米,而是大豆。
而要說他最得意的成就,則是他找到大豆的耐鹽基因,從而在已有的大豆中去選擇合適的作物,再在乾旱的地區育種出耐鹽抗旱的新作物(沒有使用基因改造方法),這些全新的大豆品種名為:隴黃1號、隴黃2號及隴黃3號,它們除了有耐鹽耐旱的能力,也能增產。
「1號適合食用,2號可在高海拔生存,3號何處都很易栽種。耐鹽即是在內陸的鹽鹼地也能種到。」他詳細解說。
他指內地的合作單位估計,2016至2021年3種大豆一共種了61萬畝,「大概等於4萬個足球場,跨度由甘肅省東面的慶陽去到西面的酒泉。」最新消息是,他們準備把大豆帶到福建、南非及巴基斯坦。「我有一名巴基斯坦學生回國後,試種了我們的大豆,發現它在熱浪下也有不錯的收成。」他期望在通關後,可到當地跟進這些計劃。
雖然他育種的大豆沒有基因改造,但其實基因改造的食物對人體有沒有害呢?「舉例說放細菌的基因落大豆,令它能抗除草劑(即噴除草劑,作物不會死,但雜草就不能生長),科學上已可做到。但是否安全?歐盟曾做過兩次研究,都未有證據顯示基因改造食物對人體有風險。但環境的風險卻有爭議,例如會否整死晒啲益蟲。」
撰文:譚淑美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醉人香檳夜 情迷魚子醬 |
上一篇: | 中大學者林漢明確認基因 復育香港失傳米「花腰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