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月29日

柴人 兩個墟

鹹鹹甜甜在湯圓

我們家團年吃的湯圓,又甜又鹹。

湯圓仍是以粉糰包着餡料,不過不是芝麻醬或花生醬,而是片糖切成的小顆粒,這大概因為舊時物質不及現在豐富。伴着的卻不是糖水,而是用蘿蔔絲和鯪魚鬆一起煮的鹹湯。媽媽強調,一定要用鯪魚,其他魚或肉鬆都不及鯪魚鮮甜。

過年我最愛吃這個蘿蔔魚鬆湯圓。粉糰的黏糯、片糖的俗甜,與鯪魚的鹹鮮、蘿蔔的清甜,神奇地好食。

每次食,總想起小時候和媽媽家姐一起搓湯圓的畫面。媽媽搓好粉糰,分成小顆一一放在大圓盤上,姊妹倆就一起幫手搓:將小粉糰壓扁,放入片糖粒,包好,再搓成球形——家姐聰明,搓夠她吃的粒數就停手。我喜歡搓,但卻是奇形怪狀,無法搓成球形。家姐看着我凹凹凸凸的湯「圓」說:「你搓的你要自己食!」不知媽媽怎樣辨認哪幾粒家姐搓哪幾粒我搓,但我確信碗中那幾粒,就是自己的(露餡)湯圓。

近年媽媽也會買超市湯圓回來煮,「自己搓太麻煩!」也可能因為做得再好吃,都從來沒人讚半句?

有段時間在外地生活,住處的太太不擅煮食,晚餐往往是把超市雪藏漢堡烤熟配一大坨薯蓉,她女兒卻總是誇張地大讚好味。我不吃豬牛,不知她的讚美是否真心。

寫信將這件事告訴媽媽,她回信:「我也喜歡有人讚,但煮了這麼多年,卻從沒聽過一句讚美。」明明說不習慣寫信,還是寫了兩頁紙,其中一頁,是燉奶食譜和心得,因我說過很想食燉奶。

結果沒有跟着做燉奶給自己吃。至今,我的烹飪技巧仍停留在「飽肚」級別。嗯,這個,要多謝媽媽,因為她煮的餸菜太美味,我只好幫手洗碗,懶做家務的家姐依舊聰明,負責擺碗筷。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